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肛門流血不一定是痔瘡!「腸道發炎」拖10年恐成大腸癌

2019/01/18 12:0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上廁所時發現「流血了」,通常會認為是痔瘡又發作,但如果是斷斷續續流血,時而鮮血、時而暗紅色或帶白黃色分泌物,還伴隨腹脹或腹痛、大便次數變多、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那就要特別注意了,可能是「潰瘍性大腸直腸炎」作祟!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周誠提醒,痔瘡是發生在肛門口的良性疾病,但潰瘍性大腸直腸炎會從直腸開始蔓延,可能導致整個大腸發炎,如果不積極治療,超過10年可能會癌化成為大腸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潰瘍性大腸直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簡稱UC)是一種腸道發炎性疾病,原本好發於歐美國家,因國人飲食西化、生活步調加快,近年來發生率逐漸增加。根據統計,台灣潰瘍性大腸炎盛行率約每10萬人口有17人;有別於大腸癌好發於年長者,潰瘍性大腸炎則常見於年輕族群,以20至40歲族群為主,但仍有部分60至80歲患者。

 

傳統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或塞劑阿腸克藥錠、類固醇控制;陳周誠提到,潰瘍性大腸直腸炎是「連續性的」,從直腸一路往上延伸,進入乙狀結腸,甚至繞過脾臟轉彎處,漫延至橫結腸,演變成「潰瘍性全大腸炎」,就得開刀切除部份大腸,甚至需要做腸造口(俗稱人工肛門)。

 

另外,近來也發展出生物製劑導入潰瘍性大腸直腸炎,中重度患者每4週施打一次,可控制病情、減少腸道出血,改善腹痛與發燒,住院次數也可降低。高小姐在2009年出現潰瘍性大腸炎症狀,多年來以藥物控制症狀,後來改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並在個案管理師幫助下調整工作因素的壓力,排便次數慢慢原本一天8-9次降低為1-2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據台中榮總統計,該院共有107位輕中重度潰瘍性大腸炎患者列入追蹤,其中接受生物製劑的14位中度及重度患者,其排便次數及排便帶血情形明顯減少,疾病控制率達95%;類固醇服用比率也從93%降低至43%,可大幅改善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如傷口癒合不良、胃腸道潰瘍、糖尿病、肝腎衰竭、免疫系統受抑制、脫毛等。

 

一般認為潰瘍性大腸直腸炎和壓力有關。陳周誠建議民眾,平時要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並做好情緒上的管控;如果出現如廁出血、腹脹腹痛、排便次數增加等症狀,建議透過乙狀結腸鏡和切片檢查來鑑別診斷,並配合醫師安排適當治療。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長期腹瀉、貧血?6大警訊,別讓「發炎性腸道疾病」變腸癌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竟然可以促進腸道健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康普茶厲害在哪?跟著達人自己做整腸排毒又抗發炎

大腸癌帶走葉教授怕得癌,這3種習慣一定要養成

大家都搞錯了!其實痔瘡不是一種病……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