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醫療

母乳萬歲!|蘇上豪專欄

  • 健康2.0
  • 2016/05/05 13:27
  • 字體放大
  • 母乳萬歲!|蘇上豪專欄

    餵母乳的經驗不是人人有,但許多醫學研究揭示,喝母乳真的好處多多,其實早在17、18世紀啟蒙時代的醫師,其提倡母乳的狂熱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醫師的身分不容諱言,常常會有機會得到廠商的「特別優惠」,以20年前我的大兒子出生時為例,當時至少有3家嬰兒奶粉公司的業務代表致贈「試用品」的奶粉,由於老婆還是職業婦女,坐滿月子後,便順理成章將它們交由我母親餵養兒子,著實也吃了好一陣子,省去一筆不小的花費。

    之所以會提到這樣的往事,是因為近幾年國家政策強調母乳哺育的好處,上述所提到的嬰兒奶粉,已經不若以往可以明目張膽在產房外張貼廣告,甚至進醫院推銷,更遑論以「試用品」的手段拉攏新生兒的父母,早早讓他們放棄母奶餵養新生兒的方式。

    母乳萬歲!|蘇上豪專欄

    上千種營養素 提供初生兒免疫力
    對國家能夠鼓勵用母乳哺育新生兒,不得不給予正面的評價與稱許,因為根據歷來的醫學研究,喝母乳真的是好處多多,除了母奶含有上千種的營養素,具有寶寶出生後第1年所需的成分之外,母乳裡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乳糖,容易分解為葡萄糖,又可幫助鈣吸收,寶寶因此不易引起過敏或腎臟負擔。

    母乳中還有一些重要成分,可以提供初生嬰兒重要的免疫及抵抗力,譬如免疫球蛋白,補體及溶菌素等,使得寶寶不易有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甚至是腸胃不適的問題,尤其母乳中含有長鍵多鏈未飽和脂肪酸(亦即市面上奶粉中最熱門的添加物——DHA成分)是嬰兒神經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當然以母乳餵哺嬰兒,不只小孩有好處,母親也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寶寶每天頻繁吸吮乳頭,可以刺激子宮收縮,而且經由哺餵母乳,媽媽每日還可消耗500至700大卡的熱量,加速回復生產前的身材;更重要的是,經由研究顯示,母乳的哺育時間愈久,媽媽們停經前得乳癌機會便愈少。

    瑪利亞哺育耶穌 天命最好的宣傳
    上述的說法,當然是由於醫學的進步所提出的科學論證,自然對於母乳的餵養有正面的宣傳作用,但如果我們往以前的歷史看去,就會發現我們所處的時代,並不是鼓吹母乳哺育新生兒最有力的階段,早在17、18世紀啟蒙時代的醫師,更是提倡婦女以母乳養育自己的新生兒最不遺餘力的說客,其狂熱的程度超過我們的想像。

    「啟蒙時代」提倡的就是科學的精神,希望人們透過實驗的觀察,以理性與邏輯的思考來面對周遭的事物,而不再什麼事都要透過宗教得到答案,而母乳餵哺育新生兒這件事,當然也被包含在這裡面。

    根據當時法國的名醫讓‧巴列克色德(JEAN BALLEXSERD)所言,婦女以母乳哺育新生兒是自然的法則,就像其他的動物如狗、貓、馬等,不只是天性,也是義務,如此受到養育的嬰兒,其神經的調性才可以和母親一樣,他的生長才不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雖然那時已有科學論證的基礎,但宗教的影響還是存在,中古世紀一些畫作仍被奉為圭臬,例如聖母瑪利亞以母乳哺育耶穌的題材,就是醫師形容婦女此一「天命」的最好宣傳。

    母乳沒有「宣洩」 身體帶來危害
    至於沒有用母乳哺育新生兒的婦女會有什麼害處呢?因為當時「產後感染」與「新生兒的死亡」仍偏高,沒用母乳哺育就變成其中最重要的元凶;有的醫師認為,這些沒有「宣洩」出的母乳會引起媽媽身體的危害,容易讓體液產生滯留,讓身體之後有腫瘤、膿瘍的可能;當然這種「酸性」的體質,更是日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位醫師甚至宣稱在某位沒有以母乳哺育嬰兒的婦女死後解剖中發現,乳汁充斥了她的腦部組織,給她致病的一擊——「壞母親終究自作自受」,那位危言聳聽的醫師如是說。

    這種對於「母乳哺育為自然法則」的狂熱,也燒到「奶媽(WET-NURSE)」身上,因為這些人通常屬於中下的貧苦階級,很多名醫鼓動鬥爭,認為嬰兒吃這些人的奶之後,會將他們血液中「愚笨、自私、易怒」的成分,經由奶吸收到身上,對嬰兒的發育有不好的影響。

    新生兒過敏氣喘 母乳重要性再起
    前述談到的種種充斥,在啟蒙時代的醫學教科書中,而且被當成教條傳誦了好一段時間,直到工業發達,嬰兒奶粉的商品化之後,才式微了一陣子,最近一、二十年,可能是新生兒諸多的過敏、氣喘與不良體質增加,才讓醫界又努力倡導母乳的重要性,只是這時我們的立論基礎已不若啟蒙時代「薄弱」,如同我前面整理的,母乳真的是好處多多。

    雖然已脫離人父必須半夜哄小嬰兒的時段,但每次看到任何推崇母乳的廣告或宣傳短片,我心中仍是牽掛台灣的新生兒,多希望他們能在「母乳」及「安全」的環境中長大。所以,我會不吝惜對所有讀者說:「母乳萬歲!」

    母乳萬歲!|蘇上豪專欄

    (本文作者榮獲第40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

    本專欄文章屬專家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本文刊載於《健康2.0》雜誌54期,2016年3月號
    ◎ 編輯/朱育嫻 ◎ 美編/周瓊銖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