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醫療

腎臟超人飛入校園 建立學童正確護腎觀

  • 健康2﹒0 報導
  • 2017/03/27 13:00
  • 字體放大
  • 腎臟超人飛入校園 建立學童正確護腎觀

    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口愈來愈多,醫師提出警告,如果從小不好好照顧腎臟,終有一天會成為慢性腎臟病候選人!

    為了建立孩子對腎臟健康的觀念,費森尤斯醫藥於今年世界腎臟日於全亞太地區共約14個國家共同發起「THE KIDNEY KID 腎臟超人健康飛行計畫」,該公司台灣總栽王柏森指出,這次有近60位同仁擔任志工,走入校園,運用KIDNEY KID圖像來解釋腎臟的主要功能,並提供數種互動式遊戲材料給學童,透過遊戲學習如何維持腎臟健康,確保學童在過程中學到充分的知識。

    腎臟超人飛入校園 建立學童正確護腎觀

    香港商安馨公司總經理馮冬萍也提到,作為醫療照護公司,期待透過最有力的工具──教育,積極參與早期疾病預防,有效對抗慢性腎臟疾病,透過這項計畫的推廣,鼓勵學童多喝水、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從小建立腎臟健康生活習慣,並將健康觀念帶回家中與爸媽分享,一起建立正確的健康生活。

    「THE KIDNEY KID 腎臟超人健康飛行計畫」擴及北、中、南4家小學,首站於3月23日從台北市中正區忠義國小出發、3月29日到高雄市杉林區月美國小,3月30日最終站到雲林縣元長鄉仁愛與信義國小,透過志工們的用心,幫助偏鄉弱勢學童從小建立正確的腎臟照護觀念,並藉由寓教於樂的互動方式及工具,教導偏鄉孩童了解腎臟相關的知識及保持腎臟健康重要性。

    腎臟超人飛入校園 建立學童正確護腎觀

    及早發現治療 生長發育影響小
    兒童慢性腎病好發的年紀有2大高峰,一個是在3歲,一個是在9至10歲。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邱益煊提到,兒童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有分許多類型,以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因素佔大宗,第二常見原因是腎絲球腎炎,其中以紅斑性狼瘡性腎炎與巢狀腎絲球硬化症引起者為主,多以蛋白尿與下肢及眼皮水腫為主要臨床症狀。

    「幸好,善用超音波與尿液篩檢,可及早發現兒童腎臟病變,有9成的孩子可以避免進入末期腎病,延緩洗腎的命運。」邱益煊說,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可以用超音波篩檢,早期發現予以矯正治療;腎絲球炎則可透過尿液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先天性或代謝異常部分疾病已發展新生兒血片篩檢技術,可及早監控與追蹤,透過適當的治療,防止進入末期腎病。

    邱益煊提到,兒童慢性腎病愈早發現,疾病控制愈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影響愈小。兒童慢性腎臟病隨著發現時間的早晚,在飲食控制上也有所不同,邱益煊說,以上述慢性腎臟病第4期的12歲男孩為例,除了需注意鹽分、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還必須減少高鉀、高磷食物的攝取,食用蔬菜時,建議先用熱水燙過之後再炒,可降低鉀的含量,一般火鍋湯底也不宜食用;而罹患第2期慢性腎病的女孩,飲食模式以低鹽、低糖、低膽固醇為主,以減少高血脂引發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的風險。

    全文刊載於健康2.0雜誌67期/4月號
    撰文/曾金月  攝影/徐俊權  ◎ 圖片/費森尤斯醫藥提供
    ◎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林清淵.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邱益煊.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