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總是愛插話?這樣做幫孩子養好習慣

健康2﹒0 報導 2017/09/25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孩子從出生到5歲是發展特別重要的階段,此時神經的連結和路徑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大腦已經成長到最終成人時期的90%。這些神經的路徑就像森林裡的小徑,一旦路徑被開通後,就會持續下去,而且使用的頻率只會愈來愈頻繁。

從簡單的地方開始,幫助孩子學習和練習好習慣,像是每天晚上刷牙,或是有好的禮儀;再進一步,當孩子想玩3C產品時,引導他們去看書或是去戶外玩耍,這些活動也能培養出更強大的生活感知力,適應力更強、有耐心、樂於助人和樂觀進取。

「習慣」是經由常態性活動和不斷的重複所養成,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時常做的事、說的話、想的事情和感受,都可以培養成習慣。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創造新習或是改變舊習,我們也可以透過重複練習新的習慣、想法或是感受,直到其形成新的習慣。

幼兒早期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關鍵時刻,藉由一些教養原則,孩子在早期培養出的習慣和信念,能對他們有建設性的幫助,這樣對我們和孩子是有極大優勢的。據說美國社會改革的領袖佛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講過一句話:「培養內心堅強的孩子,比修補殘缺不全的大人容易多了。」

多練習 小舉動養成好性格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常常打斷你做事,這時你就要注意了。當你覺得不希望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不要放下手邊的事來回應他(除非是緊急情況),光是這一點可能就是個挑戰,但是你應該淡定的說(而且如果有必要,請一再重複):「你打斷我說話了,請你先等我處理完手邊的事。」當你處理完事情時,再全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對年紀很小的孩子而言,要他們「等待」可能特別困難,你可以改成這樣說:「親愛的,你現在打斷我和別人說話了,當我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你也想要找我,請你要先說『不好意思。』」等他說出「不好意思」之後,再全心去注意他。


當你改變自己行為的同時,就是在幫助孩子練習「等待」的習慣,或是讓他明白:在中斷別人談話前,至少要先說「不好意思」。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孩子養成閱讀的嗜好(這可是終身獲益的習慣),你可以採取的行動包括:固定念書給他聽、安排一趟開心的圖書館之旅、限制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並禁止在家庭時間使用3C產品。


有些習慣可能看似微不足道,卻對人生有重大影響。除了成績、獎牌和其他外在的成就,請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習慣和其背後的價值觀。我最喜歡講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注意你的行為,因為行為會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會養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性格會決定你的命運。」


內容摘錄自《健康2.0》72期/9月號
◎ 編輯/王家瑜  ◎ 美編/蔣嘉佳  ◎ 圖片/本刊資料  ◎ 本文摘自/《冰箱上的75條教養守則:就從每日一則練習開始,解決你最頭痛棘手的養育問題!》

相關文章
一件事得講N次 為什麼孩子總是分心?
鄭凱云|陪孩子閱讀愈幸福
幼兒瘋3C 嚴重影響睡眠!
鄭凱云|搞定不愛吃菜的孩子 
主播出招!蔬菜隱身術 孩子不偏食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