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結節拖2年不理竟變肺癌!醫警告再晚恐末期 無症狀不能忽略1件事
71歲張阿嬤兩年前健檢發現一顆0.8公分的肺結節,當時醫師建議定期追蹤,但阿嬤自認沒有不舒服,拖到今年才回診,結果發現肺結節已經長大一倍,而且術後證實為早期肺腺癌。所幸發現及時,阿嬤以單孔胸腔鏡手術後3天就康復出院。醫師表示,阿嬤如果再晚1年,可能就是肺癌末期,呼籲結節追蹤非常重要,平均2年半就會有變化,千萬別忽略追蹤的重要性。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肺癌利器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指出,阿嬤的肺結節兩年前僅0.8公分,本來要求她1年追蹤1次,但阿嬤沒有不舒服,拖到2年後才回診,結節已增大至1.5公分。考量到結節位置適合手術處理,建議她進行單孔微創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並在術中接受病理檢驗。冷凍切片結果確認為早期肺腺癌(第一期),由於發現時間早,癌細胞尚未擴散,阿嬤術後第3天即順利出院,後續檢查也顯示病情穩定。
健康阿嬤沒慢性病 忽略追蹤竟成癌患
劉柏毅表示,阿嬤本身沒有吸菸,也沒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完全屬於健康無症狀族群。如果不是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這類小結節極難被傳統X光發現,且結節恐短期內迅速增長。阿嬤如果再晚一年才回診,很可能就是末期肺癌。他解釋,有的人癌細胞長得快,有的人長得慢,但腫瘤如果越來越大、癌細胞就越來越多,分裂起來就很可觀,也會越長越快,呈倍數成長。一旦進入第二期或更高期別,術後可能需輔助性化療等較為積極的治療方式,並且預後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看更多:陳文茜肺腺癌復發!長期使用類固醇釀禍?台大頂尖科學家:證據力不足
早期發現治療肺癌五年存活率近九成
劉柏毅強調,根據研究,0期或第一期肺腺癌的五年存活率接近90%,但到了第二期存活率可能下降至60%~70%。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對於肺癌患者的生命質量至關重要。目前健保局已針對特定高風險族群補助LDCT費用,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包括:
- 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
- 50至74歲男性/45至74歲女性,具肺癌家族史等。
微創手術切除肺腺癌可保留健康肺組織
劉柏毅提醒,若肺結節大於0.8公分且呈實心狀,患者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採用手術切除,2公分以下的結節切除範圍都一樣。以目前微創手術的技術,傷口僅需約3至4公分,單孔胸腔鏡則是僅需1個5公分以下的傷口,可減少患者術後疼痛和肺功能損失,且住院時間僅需3至5天,恢復速度快,大幅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負擔,而且手術方式有健保給付,只需自費術中止血、術後滲漏等耗材費用約數千到數萬元不等。此外,藉由手術切除肺腺癌,可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組織,對於老年患者尤其重要。
看更多:6旬婦肺癌腦轉移!用這治療腫瘤縮小 體力好每天運動3小時
預防肺癌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是關鍵
劉柏毅提醒,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若要預防肺癌上身,務必戒菸或減少二手菸暴露,同時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有結節的人應定期追蹤,不要輕忽追蹤的重要性,研究發現,結節變化平均約在2年半以內。呼籲有家族病史或肺部問題的族群,應考慮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也要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工業排放和車輛廢氣等有害物質環境,平時也得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良好睡眠,以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風險。
看更多:孕婦做胎兒DNA檢測 竟意外篩出母體有癌症蹤跡?美研究近5成受試者有「這些癌」!
◎ 圖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亞大醫院.劉柏毅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