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喝」恐罹食道癌!譚敦慈3招降低8成癌症機率 吃這3種魚更健康
台灣人習慣用熱食待客表達熱情,但長期吃過熱食物,恐增加食道癌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65℃以上的熱湯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2A級致癌物,比第3類的染髮劑還危險,長期熱熱喝會提高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天冷吃鍋,會爆漿的丸子、豆腐、鴨血等,更要小心燙傷食道。其實只要做好3件事就能降低8成癌症。
預防食道癌別碰菸檳酒!吃柑橘類、別吃太燙食物
譚敦慈表示,要預防食道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碰菸、檳榔、酒,而柑橘類可以減少食道癌發生,另外就是不要吃太燙,入口食物要低於65℃度以下。她也分享,她常常會問民眾是染髮毒還是喝熱湯毒?結果大家都認為是染髮毒,但其實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每年都會做致癌物歸類,65℃以上的熱湯被列為2A、染髮劑和朱丹紅等則只被歸類為第3類,大家很常忽略過熱食物的風險。
看更多:每天吃「防癌霸王蔬菜」竟能防7種癌症!蔥白和蔥綠選錯 防癌效果差很多?
熱食已被證實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譚敦慈表示,華人喜歡叫人家趁熱吃來表達熱情,其實吃太熱的食物會導致食道癌。日本研究發現,搭破冰船捕魚的漁夫因為很冷,會在船上煮熱粥,燙燙的喝,結果都罹患食道癌。而她自己也有親戚愛喝熱湯,而且對熱的耐受度會漸漸提高,已經煮滾的湯放到桌上還嫌不夠熱,都要喝瓦斯爐上煮滾冒泡的熱湯,覺得熱熱喝最舒服,結果後來也因為食道癌過世。
看更多:男女十大癌症公開!這2種癌愛找男性 1NG行為增加4種癌症風險
入口食物要65℃以下避免燙傷食道
譚敦慈提醒,65℃的評估很簡單,用手摸可透溫的杯碗瓢盆,只要不燙手就是65℃以下,用手摸很燙就是超過65℃。此外,天冷大家愛吃鍋,有些會爆漿的鴨血、豆腐、丸子類,可能表面已經涼了但裡面還很燙,很容易燙傷食道。成都、上海都有案例,因為吃爆漿牛肉丸燙到,趕快喝酸梅汁、可樂降溫,結果造成食道燙傷、吐血。
3招降低8成癌症風險 鯖魚、秋刀魚、虱目魚都健康
想要預防癌症該怎麼吃?譚敦慈建議,吃所有原型非醃漬類的食物、不要菸檳酒、不吃不新鮮食物,就可防癌8成,養生就是越簡單越好,不要吃太複雜的東西。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經不把白吐司當健康食品,反而把鮭魚列為健康食物,雖然吃鮭魚不錯,但她還是建議吃本土魚,像是鯖魚、秋刀魚等,虱目魚的omega-3高,也是不錯的魚種。
看更多:秋刀魚護心血管內臟能吃嗎?譚敦慈授1煮法變身化骨魚 營養全吸收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譚敦慈護理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