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攝護腺癌試遍各療法沒起色 用「這方法」PSA指數大降

73歲的許先生9年前罹患攝護腺癌,陸續嘗試過多種治療方式,效果都非常有限,去年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終於找出突變的癌細胞基因,才得以對症下藥,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指數終於大幅下降。
PSA 6個月內從120.16降到28
攝護腺癌在各種癌症中屬於侵襲性相對溫和、進展較緩慢的癌別,因此只要早期發現,治癒率高。許先生確診罹患攝護腺癌後,曾經嘗試過手術、放射線治療、新型荷爾蒙療法、化療等多種標準治療方式,療效始終不理想,去年2月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終於發現他帶有BRCA2基因突變,隨後開始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6個月內就讓PSA指數從120.16ng/mL降至28ng/mL。
看更多:攝護腺癌是65歲男性奪命殺手!孫道存、台灣棋王都因它奪命!這類男人40歲就要檢查
許先生感嘆說,如果可以早一點發現基因突變,早一點使用精準標靶藥物治療,也許就可以少受各種療法的折騰。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泌尿腫瘤委員會主委黃昭淵曾指出,具BRCA基因突變的攝護腺癌患者,攝護腺癌病程進展較快,對傳統治療的反應較差,因此預後較不理想,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5倍,使用標靶藥物BRCA抑制劑,可讓癌細胞死亡、延緩或停止腫瘤生長。
看更多:NGS適用哪些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小套組、大套組怎麼選?什麼情況要自費?
善用健保給付檢測機會 挑對時機很重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指出,要找出突變基因癌細胞,透過生物標記檢測曠日廢時,無法配合積極治療的急迫性,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可以快速,更能為患者爭取治療時效,有助於快速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
健保去年5/1起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給付,給付的癌別包括14類實體腫瘤和5類血液腫瘤,由於每名患者每種癌別終身僅給付1次,因此使用檢測的時機相當關鍵,高醫為此開設「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諮詢門診」,由不同癌別的腫瘤內外科醫師提供個人化諮詢和基因檢測解讀,配對出適合的治療藥物以精準提升療效。
看更多:孫道存、59歲男星都因攝護腺癌亡!台灣3成病人初診已轉移 BRCA基因突變快精準用藥
◎ 圖片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