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免當少奶奶!1新技術用「腹部脂肪」重建乳房 搭影像導引更安全

得到乳癌就得當「少奶奶」?多數患者,尤其是年輕型患者因此而對治療裹足不前,所幸新式「大網膜自體皮瓣技術」,不僅能去除病灶,還能採用腹腔內的大網膜組織,進行部分切除後的乳房重建,不必擔心乳房外觀缺損和變形。
乳房切除逾20%會缺損變形 大網膜皮瓣幫重建
新竹台大分院乳房外科黃祥瑋醫師分享一案例,38歲的張女士確診乳癌,擔心接受部分乳房切除手術後,因外觀變化影響自信,而猶豫不決、延遲療程。在朋友的鼓勵下至新竹台大分院乳房醫學中心求診,經過與醫師充分討論後接受「大網膜自體皮瓣重建」手術,術後恢復快速,且胸形自然,讓她重新找回自信。
看更多:百萬癌藥費用免了!健保給付「魔術子彈」 千名乳癌病友受惠
黃祥瑋表示,乳癌病人在接受部分乳房切除手術後,若切除範圍超過20%,通常會有較明顯的外觀缺損或變形的後遺症。傳統游離皮瓣重建手術可能會因血流供應不足而影響皮瓣存活率,新竹台大分院引進的「大網膜自體皮瓣重建」技術,搭配先進的術中螢光影像導引技術,則能提升手術精準度,幫助病人獲得更佳的預後。
日本Zaha教授執行案例最多 台大邀請來台傳授
黃祥瑋表示,大網膜是下腹部的皮膚及皮下脂肪,而利用自體大網膜皮瓣進行的乳房重建術,是目前國際上新興的自體乳房重建方式,以日本沖繩Zaha教授執行的案例數最多,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黃俊升教授日前特別邀請Zaha教授來台傳授經驗,並將此技術引進新竹台大分院,為提供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
黃祥瑋指出,腹腔的大網膜具有良好的血流循環,能確保皮瓣存活,並大幅降低手術風險。這項手術會由雙主治醫師共同執行,顯著縮短手術時間,提高安全性,病人術後在當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動,加速恢復進程,生活品質也更加提升。
看更多:女星乳癌第三期復發!再度住院抽出「1公斤心肺積水」醫揭3大症狀快就醫

搭配「術中螢光影像導引」技術 手術更安全
新竹台大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凱行進一步指出,為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準確,新竹台大外科團隊特別引進術中螢光影像導引技術。這項技術利用螢光顯影劑,即時顯示皮瓣的血液循環狀況,幫助醫師準確判斷皮瓣的血流供應,預測皮瓣會不會有壞死的風險,減少術後併發症,確保手術結果更加理想。
張凱行表示,「大網膜自體皮瓣重建」技術已在國際間廣泛應用,結合術中螢光影像導引技術,讓乳癌病人能享有更安全的手術選擇,也能保有自然的乳房外觀,幫助患者找回健康與美麗,不必再擔心當「少奶奶」。
看更多:56歲婦被孫一撞乳癌現形!光子刀 1個月完成療程 中醫調理預防復發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黃祥瑋醫師.張凱行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