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標靶、免疫治療反應愈嚴重愈有效?嚴重過敏恐致命 長庚找到解救法,癌末有救了

丁彥伶 報導 2025/04/07 12:1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癌症晚期無藥可用,免疫治療成為最後救命稻草,但許多病人會出現過敏反應,少數患者甚至會出現嚴重皮膚黏膜破損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和毒性表皮溶解症,嚴重可能致命!長庚醫院今(4/7)宣布好消息:免疫治療過敏原因找到了,而且找出有效解決方法,令許多晚期癌症患者延長生命!

 

免疫治療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可能致命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吉妮表示,近年來許多晚期癌症病人因為新的標靶藥及免疫治療藥物延長生命,卻也有許多患者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不得不放棄治療。可惜的是,臨床和科學研究均證實,對藥物反應嚴重者其實治療效果愈好,但過敏太嚴重,患者和醫師都不敢再用,也失去最後的救命機會。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蝙蝠俠方基墨驚傳肺炎病逝 阿湯哥老戰友享壽65歲!醫:肺炎5症狀曝致命危機

 

肝癌、乳癌晚期患者克服免疫治療過敏 延長生命、腫瘤清零

52歲的陳先生罹患第4期肝癌,腫瘤近20公分、無法切除,使用「癌症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出現驚人有效反應,但卻出現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史帝文生症強生症候群(SJS)」和毒性表皮溶解症。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說,他們為患者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兩周治好他的嚴重過敏。陳先生後來繼續治療,原本無藥可用的晚期肝癌最多只有3至6個月,他至今用藥3年多,肝腫瘤從十幾公分縮小成3至4公分,每天都能正常生活,而且持續工作。

 

另一位54歲的晚期乳癌患者也是接受免疫治療後全身出現皮膚水泡、脫皮,醫師先為她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抑制過敏反應無效後,改用抗腫瘤壞死因子,1至2周後控制下來。後來她持續使用免疫治療,目前乳癌完全清零,日前還特地來跟陳俊賓打招呼,說「現在過得很好」!

 

長庚找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發過敏的機轉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表示,「癌症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是癌症治療重要的藥物,但治療中可能出現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雖然多數輕微,但少數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阻礙持續用藥治療,影響藥物治療的有效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為找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發皮膚嚴重免疫不良反應的原因,鐘文宏醫師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RNA定序結合T細胞受體研究分析等多體學,發現與巨噬細胞釋放的趨化因子CXCL10過度表達和免疫毒殺T細胞(CD8+T細胞)顯著增多有關。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24年12月國際具權威和影響力的《自然(Nature)》的子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

 

「抗腫瘤壞死因子」成功治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陳俊賓醫師進一步指出,趨化因子CXCL10的功能是吸引免疫細胞,特別是T細胞,到發炎或受損的皮膚及組織部位。其過度表達時,則會造成毒殺T細胞集中到發炎處,因而引起皮膚的破損,產生水泡等相關的免疫相關過敏反應。

 

長庚醫院陳俊賓醫師說明免疫治療引起不良過敏反應的機轉。

 

研究團隊進一步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結果發現患者的皮膚復原速度顯著快於使用傳統類固醇治療患者,且無再復發現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項研究確認了腫瘤壞死因子信號通路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可為未來治療和預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誘發相關皮膚不良反應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但也有危機

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張文震醫師指出,新型的免疫療法是能激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顯著提升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幾乎適用於各種癌症,更為對抗癌症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利器。

 

目前在台灣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共有六種:Pembrolizumab、Nivolumab、Atezolizumab、Avelumab、Ipilimumab、Durvalumab。

 

鐘文宏醫師說,儘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多種癌症類型中有效,但有可能會誘導出類似自體免疫的不良反應,稱為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多發生在皮膚、腸胃道、肝炎和內分泌系統等,其中皮膚的副作用發生率最高,大約30至50%。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症狀輕微的表現可能是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嚴重藥物過敏反應則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可能導致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可能引起多重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至40%;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眼睛視力受損的永久後遺症。

看更多:60歲男突呼吸困難竟是癌!症狀像感冒 卻每年奪走超過9千條人命

 

嘴破、眼結膜破皮 恐是免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

陳俊賓醫師強調,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出現嚴重皮膚破損的過敏發生率雖不高,每百萬人約1至7人發病,但林口長庚醫院每年仍接獲10至20例,不可不慎!

 

他提醒,當患者有皮膚小紅疹逐漸進展為大水泡,發燒且有伴隨眼睛和嘴唇黏膜有潰爛等現象時,一定要有所警覺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副作用,需儘早就醫評估,以避免產生嚴重併發症。目前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雖然需自費,但每劑約數千元,患者日後再進行免疫治療,只需事前打一劑,可預防過敏發生。

 

陳俊賓醫師指出,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常耗費龐大的醫療支出,這項研究不但深入了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機制,為癌症免疫療法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參考依據,並為患者提供了精準的治療策略。

看更多:免疫細胞餓一下 攻擊能力增強10~30倍!受試癌患都有效 57歲鼻咽癌末腫瘤全消失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長庚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吳吉妮醫師.陳俊賓醫師.鐘文宏醫師.張文震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