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化療吃不下怎麼辦?癌症營養品怎麼挑?癌友補充蛋白質、營養品一篇懂

癌症-飲食-營養

顧詩蓓 整理 2025/05/31 07: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癌症治療不只動刀吃藥,吃得對、營養補得好,才能讓體力撐得住、副作用輕得多。亞東醫院營養師劉宛林提醒,優質蛋白質、足夠熱量與正確進食時機,都是撐過治療的重要關鍵,善用營養品輔助,也能降低掉重、體力差的風險。

 

吃對蛋白質、熱量夠,身體才有本錢撐過治療

癌友最怕營養跟不上,蛋白質、熱量缺一不可。劉宛林表示,「良好的營養」首先需補充足夠優質蛋白質食物,如豆製品、魚肉、雞蛋、豬肉、雞肉、牛肉等,同時需攝取足夠的主食類,如飯、麵、冬粉、地瓜、麵包等。別忘了好油脂也要攝取,以達到足夠的熱量攝取,避免治療或病情造成的體重減輕。再者,補充適量的煮熟蔬菜、洗淨之水果、已殺菌之乳品類,必要時輔以營養品,才能全面補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羅家英二度罹肝癌!78歲仍穩定控制全靠1關鍵 醫提醒:這些人高風險卻常忽略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擔心營養不良有解

癌症治療有時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治療副作用為食慾不振、味覺或嗅覺改變、黏膜發炎、口腔疼痛、噁心、嘔吐、白血球減少等。劉宛林建議,接受治療應依症狀需求調整飲食或營養供應方式,同時監測體重變化,避免造成營養不良。

 

癌症的營養品要怎麼選?專家分享3大進食策略

當癌症病人發生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導致進食量減少,進食策略通常建議在身體較舒適時刻多攝食、少量多餐、優先進食熱量高之食物,同時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止痛藥或止吐藥物,以緩解身體之不適。若癌症病人因治療之副作用導致進食量少於平常餐量的一半或體重嚴重減輕時,應積極採用營養品補充。劉宛林介紹幾種不同情境的營養品選擇:

 

  1. 一般均衡營養配方:適用於進食不足的人,若食慾差僅能吃完半份正餐,至少搭配一罐均衡營養配方,以補足所需營養。
  2. 濃縮均衡營養配方:適用於食慾不佳的人,喝一罐相當於接近七成至一份正餐,可供食慾較差、易飽脹、體重減輕的病人,當正餐進食量非常少,可直接飲用取代正餐。
  3. 癌症專用配方:適用於癌症病人,額外添加藻油或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故有調節生理機能及促進食慾等功效,可考慮在治療前、化療期間、療程結束後或食慾不佳時進行補充。

看更多:前職棒球星抗癌成功!經歷3次敗血症戰勝血癌 醫讚:1關鍵打贏抗癌戰

 

黏膜破、術後虛,怎麼吃才對?

若癌症病人化、放療後造成黏膜發炎、口腔疼痛者,可優先選擇質地軟嫩、細碎的食物,如絞肉、豆腐、豆花、鮮魚、蒸蛋、軟質蔬菜等,以助於咀嚼與吞嚥,同時需避免刺激性食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手術後飲食與營養補充:營養品怎麼用?這兩種情況最該補

部分癌症病人可能會面臨手術切除病灶,術後建議補充足夠優質蛋白質食物或依醫師或營養師指示補充精胺酸。精胺酸可經由配方補充,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傷口復原。

 

劉宛林提醒,癌症病人若有營養品購買需求,可請門診醫師開立,或掛營養諮詢門診以提供個人化之營養建議。她也提供兩個情境說明營養品的使用時機:

 

  1. 情境一:便當一個只能吃一半時,建議補充營養品1罐(250大卡)。
  2. 情境二:僅吃二三口便當(非常少),建議補充濃縮營養品1罐(300~400大卡)。

看更多:《群星會》施心慧罹癌只剩3個月!她靠4招存活逾20年 營養師大推2大抗癌食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亞東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