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保養愛用「這藥材」 不只可以祛濕 還能避免發炎、抗肺癌

茯苓是相當常見的中藥材,國內有研究發現,茯苓的硫化物多醣體中有一種以往未曾發現的成分,具抑制發炎反應和抑制肺癌細胞生長的效果,接下來將進一步研究確認當中有效的分子結構,希望有助於在標靶藥物療效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劑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指出,多醣體是中藥調節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以往中藥的研究大多著重於小分子活性成分,缺少對屬於大分子的多醣體的研究,陽明交大中醫系教授盧美光指出,多醣體是10個以上的醣鏈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具有相當高的多型性,可以演變出非常多不同的分子結構、產生出不同的藥效,什麼樣的分子結構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療效,醫學研究上還所知有限。
看更多:「汗皰疹」患者必看!中醫教你4招簡單預防 多喝1茶飲擺脫濕疹好簡單
茯苓多醣體新發現成分 易溶於水、好吸收
盧美光率領的研究團隊耗時2年,從茯苓的硫化多醣體中分離出以往從未發現的成分Suc40 F3,可以帶負電、溶於水,因此容易與人體內的細胞結合、易於被人體吸收,相當適合與既有的治療藥物結合,可以在減少藥物劑量的情況下,發揮與原本較高劑量相同的療效,達成減少藥物劑量但療效不變的目的。
盧美光說,茯苓是複方中藥使用率排名前4多的中藥,主要的功能是利水、避免水腫,通常會用來幫助身體排出濕氣,也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藥性溫和、沒有什麼毒性,因此在使用時偏向以保養為目的,是清代慈禧太后最愛用的中藥材之一。
看更多:喝味噌湯竟讓濕疹緩解?中醫師親曝「濕疹急救包」:3天有感
可抑制發炎反應、抑制肺癌細胞生長
盧美光的研究團隊透過細胞實驗發現,Suc40 F3具有過去大家對茯苓未知的功效,一個是可以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而非治療身體已經產生的發炎;另一個是抑制肺癌細胞的生長,不過對於對於其他癌症是否有同樣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試驗。
盧美光表示,目前還不清楚Suc40 F3能夠發揮這2項功效的關鍵是在哪一段分子結構,因此這將是團隊接下來要研究的目標,再藉以發展成保健食品和藥物,提供預防發炎和抗癌的療效。
看更多:英國研究發現:皰疹病毒恐與失智有關?專家提供全新見解 抑制發炎反應關鍵
是否適合自己 仍須醫師診斷
儘管目前的研究成果發現茯苓的新用途,不過盧美光並不建議民眾為了避免發炎、抗癌吃茯苓,因為目前對於需要吃多少量才能達成功效還缺乏明確研究,建議患者仍應請醫師診斷後,依照個人體質和病況使用適合的藥材治療。
◎ 圖片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盧美光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