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丁彥伶 報導 2025/06/02 18:5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鄭伃書身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卻在35歲正值事業高峰時,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罹患有「最惡乳癌」之稱的三陰性乳癌。抗癌成功後,她深刻反思每天熬夜趕報告、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就是乳癌導火線。

 

抽到「乳癌下下籤」女醫師親身抗癌故事曝光

「我那麼年輕,怎麼可能會抽到這種下下籤?」回憶起罹癌當時的心情,鄭伃書至今仍感難以置信。她在節目《新聞挖挖哇》中坦言,確診時乳癌已進入第2期,且屬於惡名昭彰的三陰性乳癌。這類乳癌治療選擇少、復發與轉移機率高,對患者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健保6月新制!乳癌、肺癌、大腸癌用藥擴大給付 試辦居家血液透析

 

根據她自行評估的存活率,五年存活機率約88%,很多人都說「這樣不算太差」,但從她的眼光看到的,卻是那「令人不寒而慄的12%風險」,五年內,她可能從這個世界消失。

 

「我每天只睡3、4小時」 她認為最NG的生活習慣是它

身為醫師,鄭伃書對乳癌的危險因子瞭若指掌,她自認並未具備傳統高風險族群特徵,例如荷爾蒙暴露、吸菸、家族史等。她靜下心回顧自己罹癌前的生活,逐漸找出可能的導火線:長期嚴重睡眠不足。

 

鄭伃書說,「大約有5年的時間,我每天都只睡3、4個小時。」她坦言,醫師工作繁重,經常熬夜完成報告或準備病例。這樣的作息,讓她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也可能使身體免疫力逐步瓦解。

 

長期高壓處於慢性發炎 是癌症危險因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吳曜充表示,長期睡眠不足和作息不正常,可能會導致身體組織處於發炎狀態,進而產生容易促使癌症發生的自由基。對於女性而言,乳癌是最常見的癌症,因此維持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對於降低乳癌風險非常重要。

看更多:轉移性乳癌存活率3成!賈靜雯獻聲繪本 助癌友溫柔對話 設定治療目標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社經地位女性乳癌風險較高 專家揭4大關鍵因素

吳曜充提到,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高社經地位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1. 高社經地位壓力大:根據國外研究,高社經地位女性乳癌風險較高,可能因長時間熬夜、壓力過大、作息混亂。
  2. 晚婚或不婚:研究顯示,女性35歲前生育及哺乳可降低乳癌風險,晚婚女性錯過35歲前生育與哺乳機會,乳癌風險相對提高。
  3. 暴露環境與基因因素:工作環境中可能接觸化學物質,或本身帶有BRCA基因突變等高風險基因。
  4. 荷爾蒙或美容補充劑使用:長期使用含荷爾蒙的美容產品或保健食品,恐提高致癌風險。

 

癌症的發生,與多重因素有關

吳曜充強調,乳癌的發生與多重因素有關,除了睡眠和壓力之外,還包括基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他建議女性應保持均衡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並儘量避免服用不明藥物,如長期使用荷爾蒙治療或美容保健食品等。此外,打算不婚的女性也應注意自己可能有較高的乳癌風險,定期接受檢查。

 

無家族史、不菸不酒、常運動也可能罹患乳癌

許多人認為,只有乳癌家族史者才是高危險群,但吳曜充指出,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僅占13.3%,即使加上二等親有家族史者,也不到20%。事實上,超過80%的乳癌患者並沒有家族史,甚至不吸菸、不喝酒,有些人還每天運動、飲食健康,但仍然罹患了乳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不需自責,勇敢面對乳癌

吳曜充表示,許多乳癌患者在診斷確定後,常常無法相信自己會得到這個疾病,因為她們找不到任何明顯的危險因子。有些人會開始回想、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認為是不規律的作息、長期月經失調等導致罹癌。

 

但吳曜充認為,保持正常作息和充足睡眠固然重要,卻不應將罹癌的責任完全歸咎於自己。事實上,即使是荷爾蒙嚴重失調的多囊性卵巢患者,其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低。

 

女性40歲以上定期篩檢,及早發現乳癌

吳曜充建議,無論是否有乳癌高危險因子,女性年過40歲後,乳癌發生率就會顯著增加。因此,40歲以上的女性應配合政府政策,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而40歲以下的女性若有乳房不適症狀,也應及早就醫諮詢、進行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及早發現乳癌,提高治癒的機會。

看更多:止汗劑、體香劑導致乳癌?注意1成分 挑選3原則避免癌症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吳曜充醫師.鄭伃書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