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75歲郭美珠驚傳乳癌復發!澄清是2年前畫面 醫:乳癌患對側乳癌增4至6倍

丁彥伶 報導 2025/06/03 11:5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75歲資深歌仔戲名伶郭美珠日前傳出「乳癌復發」消息,所幸媒體採訪,她澄清是2年前接受質子治療的畫面,她目前雖然身體虛弱、咳嗽多時,不過已經檢查過了沒有問題。她除了積極抗癌,對工作仍維持強大的熱情,近期都在嘉義出外景,努力工作中。

 

郭美珠澄清媒體出示的是她兩年前在臉書提到進行質子治療。(圖/翻攝自郭美珠臉書)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出生於歌仔戲世家的郭美珠,6歲就踏入影視圈,12歲加入「小明明劇團」成為當家花旦。後來她又在《台灣奇案》、《台灣傳奇》等多部長壽本土劇中演出,又創造個人影藝高峰。

看更多: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2009年郭美珠轉而投入家庭與戲劇教育,卻在2011年意外被診斷出罹患乳癌二期。當時她接受右側乳房全切手術、腋下淋巴結廓清掃,並從腹部皮瓣進行重建,術後進行化療和放療,她提到當時整天看著頭髮一把一把掉落很崩潰。術後郭美珠定期追蹤、接受荷爾蒙抑制治療與生活習慣調整,重新投入工作,希望用自己努力抗癌為其他癌友帶來希望。

 

可惜2023年郭美珠再度發現左側乳房發生乳癌,醫師評估她的情形不用化療或電療,而是做了20次的質子治療。她表示,相較於傳統的放射治療,質子治療具有更高的準確度和更低的副作用,她說質子治療「雖然多花一點,但不會掉頭髮、嘔吐」,讓她更輕鬆抗癌。

 

郭美珠受訪時表示,自己除了積極抗癌,對於工作依舊維持強大的熱情,經營臉書粉絲團或寄送給粉絲的贈品都親力親為,澄清媒體新近的乳癌復發消息並非事實。

 

乳癌治療新選擇 質子治療保護心肺功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吳曜充表示,從新聞看起來,75歲女星郭美珠14年前發生右側乳癌,一開始是開刀後接受化療跟放療,這是標準治療。然而,經過了12年後,她不幸的左側乳房又發現了乳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郭美珠的左側乳癌立即開刀治療,並沒有提到重建,而是進行質子治療。吳曜充判斷,她的左側乳癌應該是做保留手術,而且立即採取質子治療,聽起來後來發生的左側乳癌應該是比較早期的乳癌。

 

乳癌治療選擇須依腫瘤特性而定

吳曜充進一步解釋,乳癌的治療已進入「精準個人化」時代。目前以腫瘤生物標記為基礎,可將乳癌大致分為3類:

 

  • 荷爾蒙受體陽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 HER2過度表現型(HER2-positive)
  • 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若從治療選擇來說,簡單來說可分成三型:荷爾蒙型、標靶型和化療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荷爾蒙型乳癌治療有別於其他類型

吳曜充表示,如果腫瘤是化療型的話,患者的腫瘤超過一公分,手術切除後就可能需要化療。如果腫瘤屬於標靶型,乳房腫瘤只要超過1公分,開刀後就要輔助採取化療加標靶治療。

 

如果患者的腫瘤是屬於荷爾蒙型,也就是對荷爾蒙療法特別敏感的型別,稱為「管腔A型」,這種病人即使腫瘤達到2公分,都不需要加做化療或是標靶治療。原因是荷爾蒙型的乳癌,對於化療的效果並不好。不過因為這類型乳癌對荷爾蒙很敏感,開刀治療或合併放療後,再服用抗荷爾蒙的藥,這樣也可以保持安全了。

 

吳曜充表示,荷爾蒙型的病患要特別加強追蹤,因為可能過了10幾年之後會復發,或是出現另外一個病灶。

 

乳癌患者對側再發風險較高 密切追蹤可及早發現

吳曜充說明,曾經得過乳癌的人,可能是因為基因、本身體質等關係,未來在對側再發生乳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至6倍。所以郭女士右側乳癌治癒12年後在對側左乳又發現乳癌,臨床上也很常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不過因為目前國內醫界針對乳癌病患都會進行密切追蹤,如果病患遵從醫囑有固定追蹤,即使復發或對側又新發乳癌,應該發現得都還是很早期的乳癌,所以治療率也非常高。

 

吳曜充說明,目前針對乳癌追蹤,在發病後的前5年,一般半年就會做一次大檢查,過了10幾年的話才可能改成每年做一次檢查。在這種頻繁的檢查之下,發現的新發乳癌或是復發,應該都還蠻早期。

看更多:止汗劑、體香劑導致乳癌?注意1成分 挑選3原則避免癌症風險

 

質子治療更精準 避免傷及健康組織

選擇質子治療是否效果更好?吳曜充表示,傳統放射線治療會對周邊正常組織造成較多傷害,尤其對左側乳癌患者而言,放療光子會穿過胸壁,容易影響心臟與肺臟功能。

 

相較之下,質子治療的優勢在於質子束能精準沉積在腫瘤位置,對皮膚、心肺等正常組織的放射線暴露顯著減少,尤其適用於高齡患者或需要保護心肺功能的族群。

 

吳曜充分析,郭美珠接受質子治療,能避免放療後肺纖維化、心肌病變等風險,質子治療則能在達到腫瘤局部控制的同時,大幅減低心肺併發症發生率。

 

雖然質子治療費用相對高昂,但對於高風險群而言,是值得的投資。目前台灣已有數家醫療機構設置質子治療中心,提供符合條件的乳癌患者新選擇。

 

質子治療後的身體狀況

質子治療的副作用相對傳統光子放療較輕微,吳曜充強調,放療本來就不會引起掉髮或嘔吐,質子治療引起皮膚紅腫、疲憊、食慾下降、乳房腫脹等不適也會較傳統放療少很多。

 

郭美珠提到質子治療後身體虛弱,容易疲憊,吳曜充提醒75歲高齡容易免疫力下降,而最近國內新冠肺炎、流感、百日咳等疫情正在流行,一定要注意疫苗接種,要做好保護,預防被傳染。

看更多:健保6月新制!乳癌、肺癌、大腸癌用藥擴大給付 試辦居家血液透析

 

◎ 圖片來源/翻攝自台灣阿姐郭美珠
◎ 諮詢專家/吳曜充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