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大便這顏色 就醫一照是癌!醫揭大便5狀況是警訊

大便顏色藏著健康警訊!一名40多歲男子因腹痛就醫,患者自訴有膽結石病史,最近發現自己的大便呈灰白色,進一步檢查竟是癌症,而且已轉移!醫師提醒,糞便顏色異常可能是肝膽腸胃消化系統甚至癌症警訊,民眾千萬別輕忽。
灰白糞便+腹痛洩露病灶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案例,一名40多歲男性因上腹痛就醫檢查。患者主訴最近肚子很痛,而且大便是灰白色的。患者說他大約5年前被診斷出膽結石,抗拒開刀,每次不舒服都靠藥物控制,但這次藥物好像壓制不住了,加上家人都說他臉、皮膚和眼白看起來黃黃的,自己有點擔心,於是前往醫院檢查。
看更多:前桃園副市長胰臟癌逝!高血糖、微發燒是警訊沒減肥就變瘦須小心
照出2公分壺腹癌已轉移
根據患者的描述,醫師初步懷疑這名患者是是膽結石掉到膽管,但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卻發現比想像中的更嚴重!該患者不只是膽結石掉到膽管,還在膽汁和胰液的出口交界處,有個2公分左右的腫瘤,也就是壺腹瘤。
陳榮堅表示,通常在這個位置的腫瘤大於2公分,有極高機率為惡性壺腹癌,需要同時切除膽囊、膽管的遠端、十二指腸、胰臟頭以及部分的胃,是消化系最大的手術之一;這名患者還發現有淋巴轉移,手術後還得做電療跟化療。
膽結石不要拖!及早治療降低風險
陳榮堅說明,雖然有些膽沙可透過藥物改善,但若診斷為膽結石且曾出現疼痛,就應該積極考慮手術。他指出根據臨床經驗,膽結石大於1公分時建議開刀,若超過2公分,未來罹患膽囊癌的機率將會大增。
陳榮堅指出,若經常反覆發生膽囊炎,且檢查出膽囊內有結石,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要考慮手術。現代醫療進步,非常快速簡單、安全性高、恢復期短,他呼籲有相關病史的民眾不要強忍病痛。
糞便顏色暗藏健康警訊
另外,陳榮堅也指出,糞便的顏色變化往往反映了腸胃或膽道系統的異常,民眾若發現糞便顏色出現異常變化,尤其持續一周以上,應盡快就醫檢查。
鮮紅色糞便:大腸癌、下消化道出血
可能與大腸癌、下消化道出血、靠近肛門口的痔瘡有關,或是極大量的消化道出血例如胃出血造成。
看更多:72歲婦腹痛、頭暈還血便胃竟有6公分腫瘤及滿滿膽結石!
黑色糞便:小心上消化道出血
糞便變黑且呈柏油狀,有時伴隨異味,通常代表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灰白色糞便:恐是膽道結石或腫瘤
正常糞便應為黃褐色,若呈現灰白或土色,代表膽汁未順利排入腸道。這可能是膽道阻塞、膽結石、腫瘤或肝膽疾病的徵兆。
青色糞便合併腹瀉:病毒感染常見
糞便呈現淡青或暗綠色,若伴隨水瀉與脹氣,可能是病毒性腸胃炎引起,尤其是孩童或免疫力較差者常見。
糞便鮮黃色便+肛門灼熱:疑細菌感染
若排便呈鮮黃色、質地稀軟,伴隨肛門灼熱或刺痛感明顯,應考慮細菌性腸炎的可能,尤其與未煮熟食物、生冷海鮮或飲水不潔有關。
陳榮堅提醒,每天的排便狀況是身體最誠實的回饋。建議民眾養成觀察排便的習慣,特別是顏色、氣味、形狀與頻率的變化,若發現異常,別光靠偏方或自行用藥拖延病情,及早就醫才是保障健康的關鍵。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陳榮堅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