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陳婉真三陰性乳癌赴泰細胞治療 肺炎魂斷異鄉 細胞治療怎麼治?

丁彥伶 報導 2025/06/11 17:1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75歲前立委陳婉真驚傳於今天(6/11)在泰國過世,令好友相當震驚。根據好友江仲驊轉述,陳婉真10年前罹患乳癌,4年前確診為最惡性的「三陰性乳癌」。近日她因為好友前立委蔡啟芳介紹下,到泰國清邁接受傳統泰國草藥進行細胞治療,未料才去兩周,就傳出去世消息。

 

陳婉真最早是中時記者,活躍於政壇,曾擔任立委、南投縣府社會局長、彰化縣府新聞處長和民報社長等要職。友人江仲驊透露,她在10年前罹患乳癌,獨自承受化療之苦,4年前又確診為有「最惡性乳癌」之稱的三陰性乳癌,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癌症轉移尋求另類療法 魂斷泰國

江仲驊說,陳婉真在病魔纏身之際仍然堅強不懈,持續寫作和運動,每天堅持爬山健走。但兩年前因惡性乳癌復發,擴散到肺部,迫使她尋求另類療法。在好友前立委蔡啟芳的介紹下,陳婉真前往泰國清邁接受某位博士的細胞療法,希望透過提煉傳統泰國草藥,將癌細胞的毒素經由皮膚表面排出體外。

 

原本陳婉真打算「一個月沒治療好,不回來」,她出發前未發現有肺水腫的情況,這趟去赴泰國已經需要氧氣機了。治療兩星期後,幾天前她肺炎發作住院,2天前連說話都沒力氣,肺炎病情急速惡化,昨晚失去意識,於今天早上去世。

 

細胞療法引發爭議 建議選擇合法治療

對於這種聲稱傳統泰國草藥可將癌細胞毒素逼出體外的細胞療法,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表示存疑。她指出,癌細胞不太可能如此聽話,竟然能像擠粉刺一樣,夠將毒素逼出體外,而且還能確保只針對癌細胞,不影響正常細胞。

 

目前癌症治療的主流方向是提升免疫功能,找出致癌基因,促使癌細胞消滅。而在細胞治療方面,李思錦指出,台灣有多家醫學中心發展合法的細胞療法,但都屬於自費的研究性治療,尚未列入正規癌症治療指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類療法通常是在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時,作為嘗試性的選擇。由於台灣法規限制和治療效果不明顯,加上費用高昂,許多病患選擇到醫療價格較低的國家尋求細胞療法。

 

李思錦提醒,對於三陰性乳癌這類難治型癌症,如果傳統治療無效,癌症持續生長,病患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確實是可以考慮嘗試細胞療法,但要先考慮好,一來這些治療的療效仍無法肯定,二來治療費用高昂,建議還是選擇合法的醫療單位提供的免疫細胞療法。

看更多:健保6月新制!乳癌、肺癌、大腸癌用藥擴大給付 試辦居家血液透析

 

幹細胞治療有爭議

另外,也有許多政商名流前往瑞士、日本、中國大陸等地進行所謂幹細胞治療。這些幹細胞治療有說可以增強免疫,有的號稱可以治癌,有些則標榜可以回春。李思錦提醒,雖然有許多名人背書,但是幹細胞治療有20、30年的宣傳,至今仍沒有很明確的療效證據,甚至有些病人在荷爾蒙刺激下反而促發癌症。

 

雖然有許多人見證治療後有體力或變年輕,但建議癌症病患不要過度期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0年前乳癌4年前變三陰性乳癌?1/3復發病人會變化

陳婉真友人提到,她10年前罹患乳癌,4年前又被確診三陰性乳癌,為什麼會這樣?李思錦解釋,這種情況在乳癌患者中很常見,約有三分之一的乳癌病患,在復發時,腫瘤的荷爾蒙受體(如ER)和Her2等標的會發生變化,有可能變成三陰性。

 

因此,在乳癌復發後,醫師通常會重新切片,透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HC)檢視腫瘤標的是否有所改變,以調整治療方案。

 

李思錦說,陳婉真能夠在罹患乳癌後存活10年,顯示她初期接受了完整的治療。然而,癌症復發並轉變為預後不佳的三陰性乳癌,使得治療更加艱難。不過陳婉真努力抗癌,在確診三陰性乳癌後又多活了4年。

 

肺炎可能是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死因

李思錦指出,陳婉真在病況不佳、需要使用氧氣的情況下,還堅持搭乘飛機前往泰國清邁求醫,可能使她的病情加劇。她提醒,許多癌症患者死亡,都不是死於癌症本身,而是死於感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從陳婉真死因顯示是肺炎,這可能是因為臥床導致吸入性肺炎,或是在搭機過程中感染所致。如果陳婉真當時留在台灣,及早處理肺積水問題,或許不會造成如此突然的死亡。她強調,對於癌症晚期患者而言,預防感染和併發症的發生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和照護環境,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和延長生命。

看更多:75歲郭美珠驚傳乳癌復發!澄清是2年前畫面 醫:乳癌患對側乳癌增4至6倍

 

◎ 圖片來源/翻攝自陳婉真臉書
◎ 諮詢專家/李思錦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