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40歲網紅卵巢瘤拖10年竟變16公分卵巢癌 悔恨節儉害命,人生畫下句點

丁彥伶 報導 2025/06/26 14:4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大陸網紅「小米悠悠」在小紅書擁有1.2萬名粉絲,但她最近因卵巢癌不幸過世,年僅40歲。這也讓相關關鍵字登上熱搜榜。小米悠悠回顧自己罹患卵巢癌到接受治療的過程,坦言是因為拖延就醫,加上選擇錯誤的治療方式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讓許多粉絲感到相當不捨。

 

小米悠悠去年10月時曾分享,自己平時很少生病,也不喜歡麻煩別人。公務員的她未婚也沒有生育,靠著精打細算購入一套房子及存款200萬人民幣(約820萬台幣)。當年健檢時,發現左側卵巢有約4公分大小的腫瘤,醫生建議做腹腔鏡手術,她不想麻煩家人陪同開刀,又覺得手術費用高昂,因此決定暫時擱置不管,殊不知可以向上班的機關報銷大部分的費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最新國人10大死因出爐!癌症蟬聯43年榜首 這種癌奪走最多人命

 

拖了10多年,前年檢查發現卵巢瘤長到5公分,她還是沒去治療,直到去年3月,小米悠悠在小腹摸到一個硬塊,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有一個16公分大的囊腫,連醫生都嚇一跳。後來診斷她罹患卵巢癌。

 

而且她沒有選擇北京或上海的大醫院,而是在本地醫院接受治療,樂觀以為還「未到卵巢癌二期,自己可以康復」,進行4次化療後就返回職場上班。沒想到醫師後來說,腹主動脈旁的淋巴結可能沒有完全切除乾淨,很快就復發。6/20還被護理師通腸通破腸子。

 

小米悠悠悔恨,「回想這一生,一直在為別人考慮,一直捨不得給自己花錢,由於生活圈封閉,眼界也不夠開闊,沒有享受到生活,不愛惜自己,導致了這次的悲劇,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後她在微博上寫下「我今晚要走了」,妹妹證實她6/23凌晨3時離世,生命在40歲劃下句點。

 

良性卵巢瘤拖久了會變「惡性」?醫:很少見

良性卵巢瘤拖延多年會變卵巢癌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林俊宏表示,卵巢瘤較少會從良性轉變成惡性,除非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巧克力囊腫」,就有惡化機率。林俊宏解釋,這是因為巧克力囊腫會慢性發炎,進而導致細胞病變。尤其是更年期後才發現的巧克力囊腫,更需要特別注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此外,「畸胎瘤」是出生時就存在的,這種良性瘤也有可能從原本的良性,經過多年後轉變成惡性腫瘤,而且風險極高。林俊宏進一步說明,畸胎瘤內充斥著許多其他組織,例如頭皮、頭髮、牙齒等。如果拖延太久,組織很容易癌化。

 

育齡女性卵巢水瘤常見且多良性,但仍需追蹤

由於卵巢會形成卵泡,所以在不同的生理階段可能會受到各種荷爾蒙的刺激。許多女性在接受檢查時,都曾意外發現卵巢出現腫脹的情形,結果診斷是水瘤。對此,林俊宏表示,水瘤通常是良性的,一般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縮小。

 

林俊宏指出,卵巢水瘤的確很常見,但並不能因此就忽略。重要的是要進行檢查確認。如果超音波檢查顯示腫瘤具有特殊的特徵,讓醫師懷疑可能是其他種類的腫瘤,就會建議病人密切追蹤或接受手術治療。

 

卵巢水瘤治療方式因人而異

對於卵巢水瘤的治療方式,林俊宏表示,如果檢查後確定不是惡性腫瘤,何時需要動手術,主要是看腫瘤的生長速度和病人的症狀而定。通常建議病人在腫瘤大小超過6至8公分以上,且出現相關症狀時,就要密切追蹤或直接手術處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至於手術是否需要切除整個卵巢,林俊宏說明,這要看病人當下的年齡狀況而定。如果病人已經停經,卵巢功能不再,就可能建議將整個卵巢切除。但如果病人仍在生育年齡,卵巢還有其功能,且腫瘤確定只是單純水瘤,通常會建議進行囊腫剝除手術。

 

卵巢癌成因與症狀

卵巢癌的成因,林俊宏表示原因很多,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帶有特定基因的家族遺傳史、輸卵管的特殊機轉、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巧克力囊腫等。他舉例,像是曾引起討論的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就帶有BRCA基因突變者未來發生乳癌、卵巢癌的風險高很高。

 

林俊宏提醒,近年來卵巢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升高,主要是卵巢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為卵巢位於腹腔內,周圍有很大的空間,腫瘤必須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壓迫症狀。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倦怠等,但通常發現時已是晚期。

 

最常見的是有些病人會發現腹部變大,起初以為是變胖,後來才發現是腹水的症狀,最後確診為卵巢癌。林俊宏表示,出現腹水通常代表已經是第三或第四期的晚期卵巢癌,治療預後不佳。

看更多:林茉晶罹卵巢癌消失半年!化療剃光頭、體重暴增20公斤 醫曝癌症治療關鍵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卵巢癌治療與存活率

目前卵巢癌的治療是否有新突破?林俊宏表示,較突破性的進展是應用BRCA基因檢測,以及使用一些較好的標靶藥物。至於卵巢癌的預後,主要取決於細胞形態和分期。如果是晚期才發現,預後通常不太好。

 

林俊宏進一步說明,第一期卵巢癌的五年存活率要看細胞型別,但大部分仍有八至九成以上。至於第三、四期的存活率,則要看癌細胞擴散的範圍和對化療藥物的反應。通常第三、四期的病人,有八成會在一年內復發。

 

面對復發的卵巢癌,治療方式要視情況而定。有時適合再次手術,有時則只能接受化療等全身性治療。

 

卵巢癌預防與早期發現

林俊宏坦言,要預防卵巢癌的發生並不容易,重點是要早期發現。他建議女性在例行抹片檢查時,也要進行超音波檢查,追蹤子宮和卵巢的狀況。此外,有研究發現,使用避孕藥或調經藥物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生率,雖然不能說是預防,但確實在使用避孕藥的族群中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對於屬於高風險族群的女性,例如月經來得很早,或是有家族病史者,林俊宏建議可以在醫師的監督下,評估是否適合服用避孕藥。年輕時服用避孕藥達兩年以上,可以有效降低卵巢癌風險。

 

針對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高風險族群,若家族中有人罹患卵巢癌,也可以自行接受基因檢測。如果確認有這類基因突變,醫師會根據年齡和狀況,建議提早進行預防性手術,例如先切除輸卵管,或是在45歲以後將卵巢一併切除,以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看更多:女主播驚曝罹癌!最新檢驗結果出爐 醫:更年期2大症狀一定要檢查

 

◎ 圖片來源/翻攝自微博
◎ 諮詢專家/林俊宏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