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50歲男日常3大壞習慣害肺部長結節「差點肺癌」!醫4招改善

羅以容 整理 2025/06/30 14:2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一名50歲男性患者因長期慢性咳嗽困擾,看遍多科醫師未解決,最終發現肺部有兩顆毛玻璃狀結節,相當擔心自己是否要罹患肺癌了!醫師表示,與病人了解生活環境後,發現他每天暴露於多種空氣污染源中,而這些平常的習慣卻可能對肺部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肺部發現2顆毛玻璃結節

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患者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結果發現肺部有兩顆毛玻璃狀結節,分別約0.3公分與0.4公分,相當憂慮自己是否要罹患肺癌了,後來仔細討論病人的生活習慣,原來他每天接觸到大量潛在的空氣污染來源。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葉佳修肺腺癌切肺葉「1塊牛排大」 練肺活量續唱民歌

 

3壞習慣害長期咳嗽

首先是病人白天在布料公司上班,環境裡瀰漫著紡織纖維、粉塵與微粒,下班後回家自己煮菜,但經常沒開抽油煙機,假日喜歡去附近公園慢跑,不管當天空氣品質好壞,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卻是造成長期咳嗽的重要線索。

 

PM2.5與多種疾病有關

PM2.5已被大量研究證實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氣喘、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糖尿病、認知功能退化與阿茲海默症,以及肺癌。而更細小的PM1.0可能帶來更大危害,卻常被忽略。

看更多:最新國人10大死因出爐!癌症蟬聯43年榜首 這種癌奪走最多人命

 

PM1.0更可怕

劉博仁指出,2019年一項大型研究追蹤超過1萬2千名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現每增加10微克/立方公尺的PM1.0暴露,中風後一年內死亡風險就上升5%,相較於PM2.5同等暴露下的3%風險更高。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顯示PM1.0可能經由鼻腔嗅神經直接進入大腦,導致神經發炎與認知退化。

 

許多人誤以為只要遠離工廠或馬路就能避開空氣污染,但室內環境往往是被忽視的高風險區域。高溫烹飪不開抽油煙機會產生大量PM2.5和超細懸浮微粒;拍打布料、整理衣物會揚起粉塵;香燭、蠟燭、二手菸同樣會釋放微粒污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劉博仁說,這名患者就是典型例子,白天工作環境吸入紡織粉塵,晚上又在充滿油煙的環境中,長期累積導致呼吸道慢性發炎,形成惡性循環。而規律運動雖有益健康,但在空氣污染嚴重時進行戶外活動,等於將更多PM2.5和PM1.0送進肺泡。當心肺換氣量增加時,微粒的暴露劑量比靜止時高出數倍,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4招改善咳嗽

劉博仁建議患者,在布料公司工作時戴合格口罩、煮飯時開抽油煙機並保持廚房通風、外出運動前查看空氣品質指標、在家使用空氣清淨機,而實施這些改變僅1個月,患者多年的反覆咳嗽明顯改善,睡眠品質也獲得提升。

 

空氣污染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每個人日常面對的健康挑戰。主動監測空品指數、適時戴口罩防護、改善通風及減少室內污染源,都是保護自己和家人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

看更多:躲不掉!吸二手、三手菸致肺纖維化 專家曝「這環境」是兇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劉博仁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