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養老不是悲情!養生村邀請五星級主廚入駐 好吃好玩防失智

羅以容 整理 2024/12/05 15:5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腳步逐漸加快,根據國發會最新數據顯示,預估至207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24年的19.2%提高至46.5%,屆時平均每1名青壯年人口需扶養1名老人。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種種挑戰,養生村、日照中心因應而生,但這些資源是否能緩解長壽帶來的壓力?

 

入住養生村社交生活更豐富

86歲柯明雄入住養生村已有5個月,儘管家人不在身邊,但仍能在此得到妥善的照顧。75歲的史中林原本擔心住進養生村會感到孤單,但養生村內各式設施與課程,反而讓他的社交生活更加豐富。養生村創辦人楊壹麟表示,創立養生村的初衷,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照顧,同時也希望改變一般人對養老等同於悲情的想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養生村營運長楊程偉則分享,之前有一對夫妻與女兒共同入住養生村,住了1個月後發現很多瑣碎事情,如食衣住行到醫護,都有專人幫忙照料,結果反而降低許多生活摩擦,反而生活得更輕鬆,感情更好。

 

楊程偉表示,很多長輩辛苦一輩子進入退休後不願意社交,導致退化加速,其實長者需要心理上的交流,被照顧、被關心的。也因此養生村從每天三餐開始,聘請星級的主廚,除了掌握食材新鮮度外,也與營養師配合。

看更多:海景第一排長照機構登場!單人到多人房住宿費超便宜 符合這些條件優先申請

 

隨著年歲增長照顧者也逐漸成為被照顧者

72歲的彭慧芝過去都在家中照顧年邁的母親,如今隨著年歲增長,她也慢慢從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內政部統計顯示,在65歲以上長者中,獨居占23.33%、老老照顧占12.36%,這樣的趨勢在未來還會更加明顯。

 

輔仁大學社工系副教授王潔媛指出,目前台灣的家庭角色與支持功能正在弱化,許多子女並未意識到長輩的餘命可以如此長久。她強調,長輩的異質性十分複雜,包括城鄉落差、性別和年齡差異等,都會影響其獲得資源的可近性和可及性。

看更多:退休後來去住養生村!KTV、診所、溫泉、菜園、餐廳 超狂設施通通都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照顧人力不足成為最大難題

社福機構秋霖園主任蘇郁玲表示,照顧人力不足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儘管政府已開放部分限制,但願意投入長照工作的年輕人仍然不多,這與薪資結構和社會認可度不足有關。中經院推估,2019年至2030年間,醫療保健社工行業平均每年人力需求將增加8,500人。

 

王潔媛副教授指出,國家在老人照護方面的角色仍有限,台灣的賦稅在全球比較下仍屬偏低,若僅依賴國家,風險相當高。她舉例,目前的長照預算雖然有提出長照3.0計畫,強調機構式家庭照顧者,但從服務輸送到使用之間仍存在許多障礙,服務看得到卻未必吃得到。

 

高齡社會的挑戰需要全民共同承擔,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少子化趨勢日益嚴重,老年人口占比持續攀升,社會各界更應正視並積極應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各項議題,攜手共創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

看更多:月租8435元起台糖循環宅房型曝!台灣首座循環宅只租不賣可種菜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