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社群好藥師/肥軟藥師傳播癌症照護知識 讓藥師不只發藥 而是抗癌好夥伴

藥師-肥軟藥師

許佳惠 報導 2025/05/16 18:5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藥師不是醫師的附屬,更不是只會發藥而已!藥師夫妻檔李翊弘、鄭琳珍在網路上化名「肥軟藥師與囧丸狗的實驗生活」,從2023年起持續不斷推出衛教文章,其中許多與癌症、疼痛照護相關。他們想翻轉民眾對藥師的刻板印象,建立藥師專業形象,更影響同業願意投入癌症照護領域,一起成為民眾抗癌好夥伴。

 

有癌症專業背景 特別針對癌症衛教

會特別針對癌症,主要是李翊弘的專業背景,他是台北醫學院藥學碩士,畢業後在藥廠做癌症新藥的劑型開發,接觸許多癌藥臨床試驗,在國外工作10多年,更是台灣引進免疫藥物的先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由於專精於癌症領域,一開始經營藥局時,他特別每周開闢一個時段服務癌症患者。他發現,病患剛罹癌的時候往往很慌,很多資訊都不了解、家屬也不知道怎麼幫忙、更沒處問,藥局提供癌症諮詢時段,但很多人來的時候資料準備不足,因此效率不高。後來他改用社群媒體,把資料進行統整,用民眾看得懂的方式傳播,觸及可以更廣,也能幫到更多人。

看更多:社群好藥師/減藥藥師「減少吃藥的100種方法」教民眾問醫師問題 提升用藥認知

 

影響更多藥師加入 讓癌症患者有社區抗癌夥伴

李翊弘表示,癌症患者很辛苦,看診時可能醫師只花3分鐘、個案管理師幫忙也有限,所以他才希望發揮專業去幫助癌患。而很多同業藥師看了他的文章之後深受影響,願意投入做癌症諮詢,「讓民眾知道藥師也能幫忙,把這個觀念擴散出去後,癌症病人就多了抗癌夥伴」。

 

藥師功能性的提升 不是醫師的附屬

李翊弘說,他一直想要讓台灣藥局發揮功能,藥師不是單純發藥,而是可以管控前端病人,不是醫師的附屬。「藥師的功能性可以不只這樣。癌症病人只靠醫院照顧根本負擔不了,社區藥局藥師如果有一半願意投入,就能照顧更多癌症病人,讓他們活得更舒適」。他想要做的,就是扭轉大眾觀念:「藥師不只發藥,還會幫助你更健康」。而他的臉書圖文,也經常成為同業衛教的工具。

 

▲肥軟藥師透過圖文衛教,讓民眾一圖秒懂。(圖/翻攝自臉書)

 

每天收到千奇百怪問題 透過網路衛教更有效率

有別於專精癌症領域的李翊弘,同為藥師的妻子鄭琳珍從小家裡就開藥局,她在藥局長大、接觸形形色色的民眾,因此在溝通上更接地氣,也成為李翊弘的轉譯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023年中,2人開始嘗試透過社群發文。鄭琳珍說,一開始是因為在藥局每天都被問到「某某保健品能不能跟藥物一起吃?」、「孩子能否喝蜂蜜檸檬水?」,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有,因此才想用網路方式寫下來,或是拍影片,可以告訴病人直接看。

看更多:社群好藥師/三寶藥師用短影音推衛教 突破實體藥局限制 提升藥師專業

 

擔心網路錯誤資訊誤導民眾 寧可花費時間心力無償衛教

她舉例,有時候醫師開軟便藥,但遇到小朋友就是不喝水,她建議媽媽可以在水裡加一點甜味,但媽媽看網路說有痰不能喝甜的,堅持都不能加。也有人問軟便劑怎麼吃?但其實軟便劑是塞劑。還有小男童的退燒塞劑,媽媽來問要塞哪裡?也有人很認真問,藥膏要飯前擦還飯後擦?因為問題太多,網路上找到不對的資訊可能誤導民眾,因此即便無償、還得多花時間和心力,他們仍願意用社群進行衛教。

 

每篇文章都有所本 保健品要能助人、不能吃出問題

目前肥軟藥師臉書累計有140多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觸及達數千次,最高的一篇是講癌症患者需不需要用麩醯胺酸,觸及達三萬多。李翊弘表示,當初整理很多資料,發現不是所有癌症病人都需要使用,而是黏膜有破損才用,但很多民眾被誤導成罹患癌症就要補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他因此發文提醒,用麩醯胺酸可能導致乳癌患者對治療藥物賀癌平產生抗藥性,有9種癌症並不適合麩醯胺酸,因為可能造成組織轉移或抗藥性。該篇引起正反雙方熱烈意見,也因為影響廠商利益而出現質疑聲浪,但站在專業角度,他認為,保健品應該是幫忙更健康,而不能吃出事。

看更多:吃半年葉黃素,眼睛竟更模糊!乾眼吃葉黃素沒用 2種常見眼疾營養補法

 

本於專業提供建議 影響生意在所不惜

鄭琳珍也分享,有人聽朋友說吃免疫藥物後皮膚變白,因此也想吃吃看,她特別翻出仿單,解釋藥物會有肝腎毒性,勸退客人。「很多病人會很堅持,但能救一個算一個」,社區藥師經常遇到客人不好意思問醫師而來問藥師,她都會本於專業提出意見,不需要吃的就直接勸退,雖然影響生意,但她堅持做對的事。

 

疼痛不能只吃止痛藥 補充保健品有幫助

而慢性發炎造成的疼痛,或是傷口恢復後還會痛,這類疼痛知識的需求很高。李翊弘表示,疼痛不是光靠吃藥就能解決,根本性的治療,是要找出原因。鄭琳珍也說,臨床常遇到疼痛患者,可能術後痛,或是問剖腹為什麼痛這麼久?其實這些可能是表面的傷好了,但內部有結節或神經沒接起來。有些人撞到,就醫吃肌肉鬆弛劑或建議復健,但其實肌肉深層修復和筋膜沾黏才是日後疼痛的關鍵。

 

保健品並非都無用而是要吃對時機

李翊弘說,以前認為保健品都沒有用,但後來發現,疼痛患者在前期修復時給予薑黃可以加分,如果等到很嚴重才吃保健品效果就比較差。他是因為自己母親患有30年足底筋膜炎,吃藥復健都不見效,後來補充保健食品兩個半月竟然不再疼痛,這才改觀,開始研究保健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有效才推薦 不想像賣藥的郎中

「小病就要醫,就像D3補鈣以外,也能提升免疫,甚至在癌症上輔助治療。有很多文獻、各種搭配組合,例如皮膚底下有刺痛感可能是神經結節,外科會建議切除、內科建議吃抗憂鬱藥,但其實可以用魚油、薑黃素輔助」,因為不想像賣藥的,所以有效他才敢推薦。

 

愛惜羽毛不接商品業配 未來透過更多管道傳播知識

和許多KOL一樣,肥軟藥師也會遇到業配邀約,李翊弘強調,如果是衛教公益的他們才會接,一般保健產品就不接,因為好不容易建立專業名聲,在同業間也有口碑,不會為了錢而接商品業配。未來他們也會再增加Podcast,甚至多拍影片,用不同渠道接觸更多人。

 

◎ 圖片來源/翻攝自肥軟藥師與囧丸狗的實驗生活臉書
◎ 諮詢專家/李翊弘藥師.鄭琳珍藥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