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換照條件寬鬆?醫建議加3條件才能上路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附近5/19發生的嚴重車禍,肇事的78歲余姓駕駛今年2月才完成高齡換照,引發外界關注高齡駕駛的問題,老年醫學科醫師建議,政府應該對高齡駕駛做出更多的要求和限制。
交通部指出,余姓駕駛今年2/20才完成高齡換照,駕照狀態正常,有效期限到2028年2/19,沒有違規未結案件。
看更多:7種情況你不適合開車!研究:高齡駕駛反應速度慢1.85秒
余姓駕駛5/19駕車高速衝撞路上多部汽機車和行人,已經釀成3死12傷,包括余男在內仍有多人生命徵象不穩定。警方發現,余男5年7度交通違規,包括曾開上人行道肇事,撞到路人和路旁盆栽,其餘案件則是違規停車。
年紀大 空間定位、感知速度能力變差
中山醫學大學老年醫學科主任張惠雯指出,年過40歲起,空間定位能力就會下降,高齡駕駛容易出現空間定位、感知速度、語言記憶能力變差的狀況,如果平時常開的固定路線,路況沒有出現變動,不一定會出問題,但只要路況發生變化導致無法按照平常的路線駕駛,可能就會出狀況,「高齡駕駛和酒駕哪個危險?都危險,因為他們都沒有判斷能力。」
張惠雯舉例,如果駕駛人平常開車習慣在某個路口右轉,右轉的這條馬路臨時封路,無法右轉,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只好繼續往前開到前方可以右轉的道路或巷弄,再繞回原訂要走的路線繼續行進,高齡駕駛人因為空間定位能力、方向感變差,加上年紀大視野變得比較狹窄,大腦功能無法及時發揮緊急應變能力,無法變通因應道路發生的變化,行為就可能失常,硬是按照原訂路線,在已經不能右轉的路口右轉,因而發生事故。
張惠雯指出,澳洲曾有研究發現,高齡駕駛的反應能力、視力、判斷速度和距離的能力、大腦感知和分析現場狀況的能力都比較差,也比較容易忽視周邊路面上的障礙物,容易不遵守交通號誌,對危險的警覺性遲鈍,且容易疲勞駕駛。
換照應加路考測反應能力
日本對於70歲以上的高齡駕駛換照,和我國一樣是每3年1次,但規定75歲以上的駕駛人換照時還必須上駕駛課程,要求通過認知能力的檢查。台灣目前對於75歲以上的高齡駕駛換照規定,只要檢附沒有罹患中度以上失智證明,或通過認知測驗即可。
認知測驗的內容包括要能說出當天的年、月、日、星期,看過10個圖案後要能在2分鐘內說出剛看過的圖案名稱,答對3題就算合格,並要能夠畫出指定時刻的時鐘,全部的作答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
看更多:75歲以上可以開車嗎?每3年到監理站「過三關」 鄭凱云實測直呼「好嚴格!」
張惠雯認為,這些考試內容無法鑑別高齡駕駛人應對突發路況的反應能力,建議監理單位應該在換照時加上模擬路考,透過「變化題」了解駕駛人隨機應變的能力。
高齡駕駛車輛應具備更多速限防護功能
交通部表示,余男駕駛的小汽車車齡22年,下次定期檢查日期應該是今年的9/30。
張惠雯說,在兼顧安全的情況下為避免年齡歧視,建議監理機關對於高齡換照駕駛人開的車輛,做出安全功能上的要求,例如應該具備速限警示或是車速過快時有自動剎車功能。
何美鄉籲納入嚴格健檢條件
前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說,人體老化過程,個體差異太大,建議立委諸公修法,訂出更嚴格的高齡換照條件,要求70或75歲以上想換照繼續開車的高齡駕駛人,提出檢驗檢查證明,作為換照條件,避免用他人生命換取自己可以隨心所欲駕駛的自由。
何美鄉舉例,以心臟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結果證明沒有嚴重的冠狀血管疾病,代表可以減低開車時突發性心肌梗塞的風險;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檢查,可以用來證明能減少突發性中風的風險;以糖尿病相關的檢驗項目,證明不需要服用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代表可以減少低血糖的風險,或是其他的健康檢查項目,證明駕駛人四肢健全、視力良好、沒有癲癇病史,何美鄉還建議應該提高心智檢測的標準。
家醫科醫師林家揚表示,年紀大的人手眼協調的反應速度較慢,加上年紀越大肌肉流失越快,會影響踩剎車的力道和速度,有些人換照考試不會緊張,真正開上路緊張才出狀況,因此建議年過70歲如果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於安全考量,建議能不開車最好不要開。
看更多:75歲以上無照駕駛死傷5年增1900人!被抓最高罰2萬4000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交通部.交通部道安會.張惠雯醫師.林家揚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