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發瘋消耗別人?低薪、貧窮的厭世代如何生存?

羅以容 整理 2025/06/06 14:2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是現在很多人共同的困境,也造就不少人成為厭世代一員,對未來也失去想像,但厭世真的就只能這麼厭下去嗎?面對社會大環境的生存不友善,該怎麼辦?

 

在新北市一間小小的麵包店裡,42歲王隆甫師傅每天獨自烤製一爐又一爐的麵包。由於設備不夠先進,他必須花更多時間來確保麵包的出爐量。王隆甫表示,自己現在一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通常是半夜就開始準備,才能在中午提供足夠的麵包給顧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大學畢業工作卻換來低薪、對未來茫然

王隆甫的手上有許多燙傷的傷疤,那都是在烤麵包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到將近300度高溫的烤盤所造成的。他說,有時為了不讓麵包掉落,即使被燙到也只能忍著疼痛繼續工作,犧牲自己也要保住麵包。

看更多:厭世感有得救?調整體內「皮質醇」,精準減壓替身體充飽電

 

厭世麵包師

王隆甫自稱是第一位念資管卻從事麵包師的人,也是2017年「厭世代」一詞出現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經歷與許多人相似,在學生時期總以為大學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一路順遂,但現實卻是充滿挫折。由於家境不好,王隆甫必須比別人更加努力,卻仍對未來感到茫然。

 

低薪逼迫打工 開店仍活得辛苦

為了生計,王隆甫曾一度除了正職工作外,還需兼顧兩三份打工。儘管後來發現自己喜歡做麵包,好不容易貸款開了一間小麵包店,生活依然像在走鋼索。他坦言,資金不充裕、原物料和水電費上漲,都讓經營成本大幅提高,結婚生子買房子更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因為所有的錢都投入到麵包店裡了。

 

兼職青年感同身受 北漂生活不易

麵包店新來的兼職青年柏堯,過去在廣告媒體公司工作了7、8年,卻從未獲得調薪。今年2月離職後,他正在思考未來的方向。作為一位從彰化北上工作的年輕人,柏堯坦言在台北生存不易,曾想過回彰化找個輕鬆的工作,但考量到台北的發展性,最終還是選擇留下。

看更多:針織、釣魚、畫畫,哪一項活動最紓壓?研究顯示:它最能放鬆心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厭世情緒引共鳴 圖文創作者人氣旺

面對低薪、貧窮和未知的未來,現代年輕人似乎找到了宣洩情緒的管道。擁有超過28萬粉絲的圖文創作者Auddie,透過創作諷刺社會現象的圖文,獲得許多網友的共鳴。他表示,自己剛踏入社會時,即使月薪已達28,000元,仍然入不敷出,還要面對老闆要求共體時艱、不加薪或不發年終的窘境。於是,他開始用圖文的方式表達對老闆和公司的不滿。

 

社群媒體顧問張嘉玲指出,厭世的情緒在網路上引發了強大的共鳴,許多圖文創作者藉由貼文抒發情緒,獲得熱烈的迴響,好像變成一個世代的共鳴。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內耗別人

張嘉玲認為,上一個世代散發的是厭世感,現在則進化成發瘋,與其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內耗別人,有點像是累積了上一個世代的自嘲,加上這個世代又有點微爆炸方式去呈現自己。

 

張嘉玲說,所謂的發瘋不是鼓勵大家要搞破壞或是做什麼,而是提醒所有人不用一直壓抑自己,可以稍微爆炸一下,適時釋放情緒也無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現在開始存!5資產讓你獨老不孤老 7指標揪「失志症候群」甩厭世感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