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化身種子紙!學校特色課程 推動環境永續教育

培養永續人才從小開始!福智教育園區日前舉辦「2025希望季—Reconnection・再連結」國高中學習成果展,展現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對環境永續、長照關懷、動物療癒、國際參與等社會議題的探索歷程與心得。
學生成果展 為社會問題找解方
成果展當日,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特別率領長官來賓蒞臨致詞與觀展,她感謝福智教育園區長年來以心靈教育為導向,從食農教育及關懷社會,到與世界連結的投入及用心,並肯定園區為優良的學習場域,是給人歡喜與希望的所在。
福智教育園區高中老師侯惠芸指出,此次成果展以「社會議題探索」與「食農教育」為雙主軸,全程由學生自主策劃、教師予以引導與支持,透過互動攤位、戲劇演出、手作體驗與生命故事分享等,呈現新世代對於心理健康、3C科技成癮、高齡化社會,環境永續與自我療癒等重大議題的關注、回應與行動。
像是「永續種子紙」展位,將廢紙做成紙漿,加入種子後製作成種子紙,賦予廢紙新生命;「在暗裡守護」展位,展覽學生自身創作的憂與喜畫作,以及透過藝術認識與療癒自己的老師作品,學習如何從憂鬱走向光明。
看更多:藍色塑膠桶變身「青蛙浴缸」!陳陸合成功復育翡翠樹蛙 食蟹獴、穿山甲也來了
學校特色課程 發展永續人才教育
福智教育園區高中老師張家瑄表示,福智教育園區的國高中生,除了學習一般學科,還有必修的特色課程,如食農教育、山野教育、情緒教育、生命教育、末日永續等,發展永續人才教育。
張家瑄舉例,以食農教育來說,除了學習選擇適當食物、自我照護、有機農作和友善生態,並與大自然建立友好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常被物質和競爭所驅使,其實應該學會以平穩的步伐過生活,「農耕再怎麼快,也無法加速,必須耐心等待它的成長」。
看更多:這家公司員工餐超狂!每日限量私廚料理 推永續不提供外帶
手機使用度高 學生更憂鬱
根據國內調查,每日上網時間過長與憂鬱情緒高度相關,其中約3成受訪者已達需要專業協助的程度。
張家瑄指出,隨著3C與虛擬世界迅速滲入生活,新世代面臨的不只是科技帶來的便利,更背負著人際疏離、情緒低落與社會關係斷裂的壓力,福智教育園區實施住宿制度與手機集中管理,期望引導學生跨越手機成癮的心靈困境,成就具情感韌性、永續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的新世代。
福智教育園區高二生王品竣分享,他從小一開始就讀,當時和同學玩大地遊戲就很快樂,隨著年齡增長,才開始接觸手機,但也發現手機讓他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透過自我觀察課程,學會了認識自己與手機的關係,並努力規劃如何合理使用手機,減少生活的干擾,而在住宿型學校24小時與人相處,也提升了人際互動與溝通的能力,學習如何面對和解決衝突。
看更多:郭泓志曾被網路霸凌!靠他度過人生低潮 抒發壓力這樣做
◎ 圖片來源/福智教育園區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福智教育園區.侯惠芸老師.張家瑄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