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離婚卻好累?中年婚姻最易忽略3大危機 專家揭穩固婚姻祕訣

年輕人不婚不代表不重視感情,反而反映了對自我實現與生活品質的重視。然而,選擇進入婚姻的人,卻也得面對從熱戀到平淡、中年危機的種種挑戰。當情感漸淡、生活重心分離,婚姻該怎麼走下去?
台北結婚對數13年間減少8000對
隨著社會變遷對婚姻觀念的改變,近年來結婚人數逐年下滑。以台北市為例,結婚對數從2011年的21373對下滑至2024年的12743對,減少了約8000對,反映出現代年輕人更重視個人自由與自我實現。
台北市大安區戶政事務所祕書范蕙華表示,現代年輕人面臨工作待遇不佳,需要考慮組成家庭所需支付的費用。此外,在忙碌的生活中,要認識新朋友、尋找結婚對象也變得比較困難。
看更多:遇到婚內出軌 這段婚姻到底還要不要?專家曝先釐清「為什麼而痛」再決定去留
婚姻經營關鍵:察言觀色不可少
雖然現代年輕人選擇步入婚姻的人數減少,但對於決定攜手共度一生的夫妻來說,幸福長久的婚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新人在戶政事務所完成登記,在結婚牆前合影留下美好回憶,但婚姻的長久經營仰賴彼此用心陪伴。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維繫婚姻關係的關鍵在於「察言觀色」,而這不僅僅是觀察對方的情緒,更包括三個層面:實質、心理與情緒的需求。實質層面可能是經濟、生活上的支援;心理層面則包括價值觀的認同與支持;情緒層面則關乎陪伴與理解。若能在這三方面都照顧到伴侶的需求,有助於婚姻穩固發展,也是維持關係的重要基礎。
看更多:不婚不生 有寵物陪伴就好?專家曝對現狀有滿足感 未來焦慮少一點
中年婚姻面臨3個隱憂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夫妻在中年階段,面臨婚姻與人生的雙重挑戰。諮商心理師李亦欣指出,中年婚姻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隱憂包括:
- 情感陪伴逐漸減少:雖然彼此關心,但因為疲憊或不習慣,久而久之情感支持就變弱。
- 身體親密感淡化: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接觸和性需求可能逐漸降低。
- 生活重心分離:年輕時一起約會、踏青、參加活動,但到了中年,生活必要的責任占據了更多時間,減少了共同交集。
看更多:婚前同居好嗎?最新研究揭露:出軌率飆升、離婚風險加倍!
面對婚姻危機時的因應之道
當婚姻進入實質危機,爭吵不斷、情感轉移,甚至一方提出離婚時,林萃芬建議,最重要的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看清問題的本質;婚姻危機的種子可能埋藏在過往的點點滴滴中,當情緒失控時,反而會讓危機擴大。因此,在處理危機時需要先鎮定自己,再花心力了解對方發生了什麼事。
許多度過中年婚姻風暴的伴侶,在危機過後反而更懂得珍惜彼此,感情也變得更加成熟。相愛容易相處難,唯有願意攜手面對人生的高低起伏,才能讓婚姻走得更穩、更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