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制上路 快來抽千元客家幣!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

7月起多項民生新制上路,包括數位客家幣開放登記、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80歲以上長者申請外籍看護免附巴氏量表、家貓免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等,以及台北市280場所免洗餐具將收費等。「健康2.0」整理相關內容讓你一次了解。
7月暑假是觀光旺季,客委會發放28萬份、面額1000元的數位客家幣,開放年滿18至49歲的民眾登記,而出國旅遊民眾線上申換護照,條件也放寬至「效期不足6個月」。
1000元數位客家幣開放登記
客委會發放28萬份、面額等同新台幣1000元的數位客家幣,今(7/1)起至7/5採分流登記,凡年滿18至49歲的民眾可依身分證末碼登記,7/30抽籤,中籤者8/1匯入APP,民眾可至11個縣市、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合作店家抵用消費,使用期間至2026年6/30止。
放寬線上申換護照條件
「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措施放寬,凡是符合在台有戶籍的成年人、護照已逾期或所餘效期少於6個月且未遺失、護照資料頁記載事項不需要變更者,可以使用「自然人憑證」在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系統」網頁線上申換護照。
外交部表示,自7/1起「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措施適用對象放寬為:
- 在台灣設有戶籍之成年人。
- 現持護照已逾效期或效期不足6個月。
- 護照資料頁記載事項未變更。
符合條件的民眾可使用「自然人憑證」在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系統」網頁線上申換護照,10個工作天後親至選定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或外交部各地辦事處領取新護照。
醫療、照護部分,包括衛福部與勞動部對術後照護與長照也有新制上路;環境部則發布「示範高溫防護地圖」,協助民眾預防熱傷害。
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
配合《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去年底三讀通過,80歲以上長者申請外籍看護可免除巴氏量表,勞動部預估將有近10萬人可申請聘僱移工,為避免市場混亂,勞動部正積極準備配套措施,承諾7月底起可實施。
健保推術後加速康復 縮短住院天數
衛福部健保署7/1起推動「術後加速康復推廣計畫」(ERAS),鼓勵院所提供整合性照護,強化術前準備,提升手術照護品質,並控制醫療成本,加速病人術後恢復及早出院。新制從骨科的膝關節與髖關節置換手術開始,首波適用對象為70歲以上、且麻醉風險高者(3至4級)的膝關節與髖關節置換術患者。
這項計畫將投入6000萬元預算,強調整合照護模式,團隊須包括手術醫師、麻醉科醫師、個管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至少5類專業人員,從術前開始進行評估與準備,並延伸至術中與術後管理,預估年受惠2600人次,未來將逐步推廣至更多科別。
看更多:高齡化照護財源哪裡來?專家曝若每月要付「長照保險」你願意嗎?
眼唇部化粧品等應建產品資訊檔案
7月起,包括嬰兒用、唇用、眼部用與非藥用牙膏、漱口水等特定類別化粧品,業者須於產品上市前建置產品資訊檔案。檔案內容包含產品基本資料、製造方法、安定性試驗報告、使用不良反應資料、微生物檢測報告,及產品安全資料等16項,違者將依法處以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高溫防護地圖」台北、台南上線試辦
因應氣候變遷,環境部宣布自7月起,將在台北市與台南市試辦「高溫防護地圖」,告訴民眾到何處吹冷氣、躲高溫。這項「高溫防護地圖」可協助民眾就近找到公園、遮蔭處、圖書館等室內外避暑空間,並提供免費飲水及休息區,未來將逐步推展至全國。
大型建物防空避難設備納安全檢查
為推動防空避難設施稽查整合作業,內政部自7/1起,建築物附建防空避難設備納入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及申報,以完善建築物附建防空避難設備的使用安全,並配合警政單位避難演練,提升民眾應對危機的能力。
室內家貓免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
農業部防檢署公告,飼養於室內且外出時使用提籃、推車或運輸籠等限制措施的室內貓,不再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但若是放養型自由進出的貓,仍需要施打。
青春動滋券可兌換YouBike騎乘券
教育部體育署將自7/15起,開放16歲至22歲國民使用500元「青春動滋券」兌換「YouBike動滋騎乘券」,也邀請全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及所屬單位申請成為合作店家,共同提升運動風氣。
體育署自民國112年推出「青春動滋券」,常態性發送予16至22歲的國民領取,但僅限於「做運動」、「看比賽」,今年7/15起開放可兌換「YouBike動滋騎乘券」,讓青年族群有更多使用的選擇,在生活中融入運動習慣。
台北市機關學校免洗餐具不再免費
台北市公告自7/22起位於北市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免洗餐盒、免洗碗、免洗筷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列管場所約280處,以減輕垃圾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看更多:免洗餐具要收費了!今年7月開始實施 所有實施範圍、價格1圖秒看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外交部.客委會.勞動部.健保署.食藥署.內政部.台北市環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