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不能工作?她天生口齒不清、行動不便 10年清潔資歷成老師傅

姵儀是名天生多重障礙者,患有語言障礙、肢體障礙,求職之路屢屢受挫,在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的協助下,順利加入伊甸阿萬師清潔工作隊,至今服務超過10年以上,如今已成為工作團隊中的核心人物,還負責清潔檢核工作,是員工口中的老師傅。
身心障礙者 就業困境多
伊甸基金會日前針對服務現場進行調查,發現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不友善經驗,是身心障礙者走不出家門、無就業動機的3大因素。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指出,根據伊甸在服務現場的觀察,身心障礙者走不出家門、深陷就業困境的主因,包含:害怕嘗試、缺乏工作專長、擔心不被認同;其中中途致障者更因無法接受自我形象改變,時常擔心遭受異樣眼光看待。
何天元表示,長期以來,身心障礙者總因隔閡而被誤會、因偏見而被疏遠,在生活中困難重重,幾乎無法施展自我專長,更因被視為社會上的弱勢者,而失去參與社會及付出的機會。
其實家庭照顧者的態度,也是影響障礙者自立生活的重要關鍵。何天元提到,家人因為擔心障礙者外出被騙、遭霸凌對待,加上照顧者的虧欠心理,導致過度保護,不放心、也不敢放手;若加上外在環境不夠友善,如交通不便利、資源不充足、人際互動缺乏,以及職場不友善等,都讓障礙者重返社會之路更加艱辛。
看更多:身心障礙兒家庭照護壓力大 5成父母有過憂鬱傾向!改變現況從社會理解開始
伊甸提供就業媒合 實現身障平權
為此,伊甸基金會啟動「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今年以「我們同一Team」為主題,希望可以翻轉障礙者弱勢的既有觀感,讓社會大眾認知身心障礙者跟你我一樣。
何天元認為,陪伴與培力是支持身心障礙者重返社區的重點解方,對有就業意願的身心障礙者,提供有完整的支持網絡,無論是職業探索、職前訓練,或是就業媒合、陪同面試、工作現場指導等,2024年支持性就業服務媒合成功124人次、支持穩定就業成功60人、開拓廠商共計283間。
看更多:他的人生是驚奇美妙變奏曲!出生就是中度視障只靠聽音練琴 榮獲國際鋼琴大賽
何天元說,伊甸成立43年來,透過多元服務支持障礙者,促進自立生活與培力訓練,除了提供生活照顧、重建與復能、支持性就業、視障、輔具支持等服務,同時積極投入社區型服務,開辦精障協作模式據點、小作所及日間照顧中心,並關注心理健康,力倡身障平權的實現,盼障礙者終能融入社區、參與社會。
看更多:44歲身障婦女成功翻轉人生!透過勞動部1免費課程創業 手藝精巧如今成皮雕職人
◎ 圖片來源/郭庚儒攝
◎ 諮詢專家/何天元副執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