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黑水虻1天吃1.5噸廚餘!助嘉義縣年減碳逾212.4噸

黑水虻-廚餘-碳-嘉義縣-碳排放

許寶仁 報導 2025/07/04 12:3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我吃、我吃、我吃吃吃,你不吃的都給黑水虻吃!嘉義縣打造廚餘全循環中心,使用黑水虻,每天可處理至少1.5噸廚餘,預估每年減少超過212.4噸碳排放,除提升廚餘處理效率,而黑水虻後續蟲體還可當飼料、提煉生質油等用途。

 

黑水虻食量驚人幾乎不挑食

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每天產出1300多噸家戶廚餘,早年廚餘多半被送去餵豬,近年在苗栗、彰化、雲林、南投等地組成「黑水虻去化廚餘聯盟」,以飼養黑水虻的方式就地去化廚餘,嘉義縣就在新港鄉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透過黑水虻大軍來解決廚餘問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竹子湖海芋、繡球花田轉型友善農業!搶救瀕臨絕種「赤腹游蛇」 

 

高效分解廚餘 昆蟲蛋白能當飼料、肥料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輝川表示,黑水虻是具有高度分解有機廢棄物能力的昆蟲,幼蟲可高效分解廚餘、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同時轉化為高營養昆蟲蛋白及有機肥料,未來將攜手學術單位合作,把技術運用在農業生產及水產養殖,打造兼顧永續、智慧及生態的處理平台。

 

乾燥蟲體可當飼料、開發抗生素替代品

黑水虻是實踐循環農業的超級昆蟲!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淡水養殖研究中心主任楊順德表示,黑水虻有著驚人食量、幾乎不挑食的特性,幼蟲很快就吃光廚餘,後續蟲體可乾燥當飼料、開發天然的抗生素替代品,蟲油可應用在化妝品等醫美產業,甚至變成生質燃料等,產生循環經濟。

看更多:永續從源頭開始!她攜手有機小農 實踐永續農業

 

運用於水產養殖及嘉義優鮮農產品等

張輝川表示,嘉義縣轉型農工科技大縣,這項技術將能運用於水產養殖、新港農會及嘉義優鮮農產品等,兼具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回收價值。他說明,嘉義縣建立廚餘合法去化管道,目前部分廚餘標售給養豬場餵豬,部分運至「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初期每日可處理至少1.5公噸廚餘,接下來將持續擴充黑水虻再利用模組,希望明年能達到日處理量710公噸的規模。

 

環境部多元化方式助地方處理廚餘

根據環境部統計,國內廚餘經多年來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下,以多元化方向再利用,根據統計,民國111年家戶廚餘回收量約48.9萬噸,其中養豬約19.8萬噸(占40.5%)、堆肥約24.7萬噸(占50.5%)、厭氧消化約3.9萬噸(占8%)、其他飼養黑水虻等約0.5萬噸(占1%),環境部將持續協助地方,以多元化方式處理廚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舊衣出口賺外匯難 回收再製用品正夯!這種錯誤動作恐成永續阻力

 

◎ 圖片來源/嘉義縣政府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嘉義縣政府.環境部.張輝川局長.楊順德主任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