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蘇上豪專欄|不關「鼻胃管」的事

健康2﹒0 報導 2017/07/13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為了丈夫是否要插鼻胃管一事,瓊瑤女士和繼子女在網路上一來一往的闡述,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更掀起議論: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

鼻胃管利大於弊 存活機會大幅提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身為第一線的醫療從業人員,我覺得這件事是有些失衡了。首先瓊瑤女士對於所謂「尊嚴死」的認知,似乎和臨床工作者有極大的落差,因為罹患「失智症」而無法料理生活的病人,基本上不是什麼「絕症」,如果據此在醫療上剝奪其接受「管灌」飲食,因而失去活命的機會,其實是有些殘忍。

或許瓊瑤女士可能覺得「插鼻胃管」很痛苦,但從臨床工作者來看,這種方式的損害與不適,和其他侵入性治療不能相比,它可說是「利大於弊很多」的治療方式,而且照顧的負擔也很輕微,即便不懂醫學治療的普通人,在稍加訓練之後,都可以成為照護它的老手。


運用鰻魚皮、鯨魚骨 管灌飲食首例

在西方醫學的發展史上,對於無法由嘴巴進食的病患,醫師一直無法以有效的方式處理,只能放任其自然進食或死亡,直到16世紀左右,義大利的外科醫師法布里休斯首先發明了氣管切開手術,直接由脖子切開傷口,然後放入彎曲的銀製管子,幫助呼吸困難的患者。

他也在著作中提出,可以利用這種管子當成餵食之用,以延續無法進食的患者生命,可惜這概念僅止於醫學著作,並沒有看到成功的病例記載。


歷史上第一次利用管灌飲食替患者續命的,是1790年的英國外科醫師杭特,他利用鰻魚皮做成的管子,以鯨魚骨支撐的方式,成功地灌食了一位中風患者的胃中長達5周之久。

不過此項技術十分困難,直到1921年第一代的鼻胃管(橡膠製品)「LEVIN TUBE」發明前,也只有外科醫師敢在患者的肚皮上直接打洞,把管子放入胃中,以解救無法進食的患者。

再回到瓊瑤女士與平先生的事件中,身為醫生的我還是覺得,因失智症作為讓病人尊嚴死的做法是有些超過。對醫師來說,不管治療方法如何,有家屬在一旁的支持與鼓勵,才是病患最大的支柱,您說是嗎?

本專欄文章屬專家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內容摘錄自《健康2.0》69期/6月號
◎ 編輯/王家瑜  ◎ 美編/蔣嘉佳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