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研究:透過腦部造影 可望與植物人對話

2019/06/27 11:2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如果可以,真的很想再一次對話,了解他痛不痛?我們這樣做好不好?」高先生的父親2年前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高先生一直很想知道父親這些日子以來的感覺和反應,其實這也是不少植物人親友心中縈繞不去的想法。隨著科技進步,想與植物人對話並非不可能;國外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可以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進一步判斷與其對話過程的意識狀態及反應。

 

植物人去留爭議 讓家屬對簿公堂

法國近期發生植物人家屬為了是否維持其生命而對簿公堂的案例,引發社會輿論。2008年成為植物人的蘭伯特臥床逾10年,需仰賴維生系統,妻子認為他已沒有甦醒的可能,並表示他在生前曾口頭表示「不願意以這種形式活著」,主張讓他「好好離開」;但蘭伯特的父母及親戚主張,他還有反應,能清楚感覺到自己身邊發生的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根據研究顯示,植物人誤診率高達40%;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表示,過去國內外經驗更指出,有2成以上患者的意識程度與常人差異不大,可以清楚聽到及看到周遭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感知,但他們卻因為誤診,被當成沒有知覺的患者對待。

 

腦部造影+大腦訓練 傳達植物人意識

目前已有國外研究開始透過訓練患者想像特定情境、表達「喜歡」與「不喜歡」,並透過腦部造影技術PET與fMRI觀察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藍亭說明,研究會先嘗試請病患想像特定的情境,共持續30秒,例如「打網球」代表喜歡,想像「在家中來回走動」則代表不喜歡,當患者腦中想著打網球時,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了「YES」的反應。

 

反之,想像爬樓梯時,另一區塊旁海馬迴(parahippocampal gyrus)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患者不喜歡,也就是「NO」的情緒,親友就能透過這些變化了解病患的需求、對照顧舒適度的反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國外研究指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可以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並進一步判別其意識狀態及反應。

 

雖然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相關臨床試驗,但藍亭坦言,由於做PET與fMRI的費用要好幾萬元,並非大部分的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植物人甦醒計畫也面臨很大的困難,需要號召更多捐助加入,才能順利進行。

 

病人自主權 可望交還給患者

照顧植物人母親2年多的鄭小姐說,有時媽媽會突然有小小的轉頭反應或眨眼睛,所以家人都很期待有機會和媽媽互動。不只鄭小姐,許多植物人家屬都很想知道照顧過程中,患者的心情,包括身體是否會感到不適?喜歡現在聽到的音樂嗎?又或者想詢問患者的治療意願。

 

台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近3年評估了全台近150名患者,其中約有60人參與臨床試驗,目前發現有11名被診斷為植物人的患者很可能具有意識,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變化,包括透過眨眼等反應來回應問話,未來都有很大的機會能透過腦部檢測與家屬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藍亭提到,病人的自主權也需要被重視;如果研究證實了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性,未來就有機會透過與植物人溝通,把自主權交還給他們。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三度中風癱瘓幾乎成植物人…最新「顱外磁刺激術」助他成功站立練走

尊嚴、自主走向生命終點認識《病人自主權利法》

被宣告「終生癱瘓」竟能再站起來!「神經繞道」創新療法成功率逾8成

女嬰未用安全座椅導致癱瘓 醫控訴另類兒虐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