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住院後要多休息才好?「動」與「不動」差很大,看這2位阿公的下場就知道

曾金月 報導 2021/02/18 19:0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73歲的陳爺爺以務農維生,某次因車禍住院手術,術後因下肢無力臥床,家屬也擔心他下床不便,要陳爺爺多休息,結果半年下來日常生活功能持續衰退,家屬因無力照顧,只能送到護理之家。

 

反觀78歲的張爺爺,因意識混亂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在進行相關檢查與臨床處置後,透過醫院整合專業照護團隊,由復健師擬定活動計畫,在家屬的配合下,住院期間即開始漸進性的訓練肌力與活動安排,出院後在醫院與衛生局協助下,安排轉介參加住家附近據點活動,除了整體生活功能與體力改善,張爺爺也比過去開朗許多,更願意與他人互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臥床1天,心肺功能衰退7天!家有長輩必學「床上運動」

 

114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指出,依據國發會資料,推估預計114年更進一步成為「超高齡社會」(20%)。而國健署104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六成合併有2種以上之慢性病,可能有多科別就醫的情形,容易忽略了疾病以外的衰弱狀態,若未能及早介入,將導致後續失能風險增加,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屬的負擔。

延伸閱讀:癌症患者需要靜養?醫師反駁:多運動治癒率更高

 

「延緩失能」照護模式啟動

國民健康署108年10月起在全國各層級醫院推動以「延緩失能」為導向的長者急性期照護模式(Acute Care for Elders,ACE),整合性評估長者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用藥、憂鬱及排泄功能等面向,提供跨專業團隊之照護服務,引導醫院在急性期即提供病人妥適之照護。

 

吳建遠說,有別於生病要「臥床休養」的傳統照顧觀念,醫療團隊評估有需求之住院長者,擬訂個別性的照護計畫,及早安排活動、營養改善,檢視多重用藥情形等介入措施,減少因疾病住院期間內之功能下降,及後續之失能及跌倒風險。

延伸閱讀:要活就要動!蔡松彥醫師:抗癌就要做氣功、平甩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在疫情期間也透過視訊與社群軟體,持續帶領長者一起運動、傳遞關懷送暖,讓8,000多名就醫與住院長者因此受惠,除了改善衰弱狀態與身體活動功能,長者的情緒(憂鬱)、營養狀態與跌倒風險亦獲得改善。

 

52家醫院辦理「延緩失能」照護模式

今(110年)國民健康署已將此照護模式擴大至52家醫院辦理,協助醫院病患與社區資源連結,提供長者健康促進服務(如:肌力訓練、營養評估),獲得連續性照護,維持身心功能,進而延緩失能發生。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運動的長者免疫力不輸年輕人!治療師推薦9個適合銀髮族的運動

跑不動也沒關係…骨科醫師傳授「跑走運動」 身體動起來就對了!

失智老翁被迫宅在家,大腦加速退化了!醫師呼籲「三動」不可少

別測試愛的深度!看護父母應借重親人以外的第三者

不插鼻胃管=活活餓死?別讓錯誤觀念影響醫療決定!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快篩陽性率下降,「降低活動」防疫有效!台北市防疫新措施 大型醫院只有2種選擇
icon
2021-05-18 17:23:40
延伸閱讀
如同把醫師帶回家!「智慧型膝關節支架」 用手機就能在家復健
icon
2020-12-07 17:14:24
延伸閱讀
中風癱瘓不用怕!AI人工智慧助復健,訓練手指靈活、擺脫臥床、自由行走
icon
2020-10-27 15:45:00
延伸閱讀
62歲的他睡前禱告突中風 PAC復健計畫,一個月恢復走路、自行搭車
icon
2020-08-27 17:04:00
延伸閱讀
想回家卻忘記路!法醫揭失智症患者最慘下場
icon
2020-05-06 15:49:00
延伸閱讀
身體缺哪種營養素?缺乏蛋白質會「變瘦」還是「變胖」?3種人小心了
icon
2020-10-26 18:00: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