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強迫症誤當思覺失調症!不只反覆洗手 思考反應慢半拍竟是強迫症

強迫症-非典型-誤診-周伯翰

李南燕 整理 2024/12/10 00:3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強迫症給一般人的印象是反覆洗手停不下來!專家卻提醒,有些呈現的是強迫性地極度緩慢的行動和思考,而臨床上就有出現患者應該是這種「非典型」強迫症,卻診斷為思覺失調,吃的也是治療思覺失調的藥。這成了一直治不好的關鍵!

 

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強迫症是因大腦迴路失調導致的疾病,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強迫性思考和行為外,還有約10%的患者會出現罕見的「強迫性緩慢」症狀。這些患者的反應遲緩,如果沒有給對的藥物治療,就會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緩慢反應≠思覺失調

正處熟齡階段的Ruby從大學時期開始出現思考遲緩、反應變慢等症狀,常在課堂上久久無法回答問題。她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的「僵直症」,接受長達15年的藥物治療,副作用不僅影響生活,也讓她無法實現成為音樂老師的夢想。直到最近換了診所和醫師,經過檢測和臨床評估,才赫然發現,林小姐患有強迫症的罕見類型「強迫性緩慢」,卻一直被以思覺失調醫治,根本吃錯藥,沒療效!

 

周伯翰解釋,強迫症與大腦中血清素、多巴胺和麩胺酸鹽受體(NMDA)系統異常有關。除了一般常見的強迫性思考和行為,如怕髒、反覆洗手、過度擔憂、侵入性思考等,還有約10%的患者會出現強迫性緩慢。這些患者腦中同時出現大量強迫性思考,專注於思考如何處理或回答,導致行動緩慢、反應延遲,但它不是思覺失調症。

看更多:讓自己變幸福的方法!挑剔的完美主義者如何找到幸福感?

 

頑強性強迫症新療法─rTMS

強迫症主要以血清素回收抑制藥物(SSRI)藥物治療為主,但通常需要8周才能看到療效。研究顯示,輔以多巴胺阻斷劑或麩胺酸鹽受體調節藥物,以及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治療,可以加強療效。然而,仍有約30%的頑強性強迫症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

看更多:情歌天后自曝「強迫症」拖鞋沒擺正不睡覺!治療方法揭 雙管齊下克服焦慮

 

周伯翰提到,美國FDA已核可使用特殊探頭,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以治療頑強性強迫症。這項技術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調節異常的神經傳導迴路,為傳統療法無效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上述Ruby,在接受藥物調整和30次顱磁刺激療程後,症狀在3個月內就跟先前完全不一樣。她開始有能力,重新規劃人生,希望追回因病錯失的寶貴光陰。周伯翰呼籲,強迫症的症狀很多元,應及時辨識「非典型」表現,對症下藥。

看更多:張學友老婆、李冰冰皆遭爆嚴重潔癖!愛乾淨就是潔癖?4問題測你是否潔癖成病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名日文化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