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怪糖 「這物」吃太多才會糖尿病!年輕糖尿病「壽命恐縮5年」
一般人多認為,會得糖尿病就是愛吃糖,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最新數據分析,台灣年輕一代糖尿病急升,專家表示,若沒有好好控制,年輕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恐縮短5年,併發症也會更嚴重。該怎樣避免糖尿病發生?
年輕糖尿病患壽命恐縮短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健保資料庫的最新分析,台灣20~40歲的國人有1%罹患糖尿病,且這個趨勢在過去10年間逐漸增加。另外,20~25歲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會比同年齡的國人少活約5歲;40~45歲被診斷的患者,則會少活2.7年。
對此,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表示,相較之下,65~70歲才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壽命與同年齡的人並無差別。歐弘毅指出,年輕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衰竭的盛行率也逐年增加,這對一生的心臟健康相當不利。這些數據都顯示,若年輕糖尿病患者沒有良好控制,一生暴露在高血糖的時間增加,壽命就會縮短,併發症也會更嚴重。
看更多:降血糖按這裡很有效!按摩耳手8反射區 改善糖尿病高血糖
你是否也中招?過量攝取澱粉類是糖尿病元凶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沈維真提醒,體重過重或肥胖,會降低體內胰島素的使用效率,適度減重能夠改善血糖;最重要的是定期監測血糖變化,才能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另外,許多人誤以為糖尿病是吃糖所致,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鄧仲華說,實際上,過量攝取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食、麵包等精緻澱粉,最終在體內也會形成葡萄糖。
看更多:胰島素阻抗會害高血糖、糖尿病!4招防胰島素阻抗 這樣散步能穩血糖
糖尿病年輕化如何控制?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建議,年輕糖尿病患者正處於人生打拼的時期,生活型態可能較不規律,壓力也比較大,這些族群應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適度運動,減少3C產品的使用,避免久坐,並確保充足的睡眠。
歐弘毅也提到,吃得精緻、含糖飲料攝取過多、運動不足、生活便利等都是導致年輕人罹患糖尿病的主因。他建議,有家族糖尿病史、妊娠糖尿病史、體重過重或肥胖、血壓血脂偏高的年輕人,應定期進行篩檢。
看更多:他罹糖尿病沒吃藥靠做這些事控制好了!超慢跑+1祕訣降糖化血色素
「肥胖」惹禍?未來台灣糖尿病患將突破300萬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者將超過300萬人,而成人肥胖率高達50%,加劇了糖尿病管理的困難。學者認為,必須採取措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黃建寧指出,高危險群包括有家族史、肥胖、過去有妊娠糖尿病、生活壓力大、工作不規律、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都必須進行早期篩檢。
進食順序和時間影響血糖控制
此外,飲食也是影響血糖關鍵,進食順序對血糖反應有顯著影響,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後吃米飯的順序,可以有效減少餐後血糖波動。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暨營養師廖誼青提到「時間營養學」的概念,除了關注飲食的營養成分,進食的時間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晚上和早上吃相同的碳水化合物餐點,晚上吃比早上吃更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廖誼青補充,若每日攝取相同的總熱量,跳過早餐而在晚餐攝取較高熱量,會改變生理節律基因的表達,增大血糖波動;早晨食用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比夜間食用更能有效控制血糖反應。黃建寧也建議,盡量吃原型食物或加工較少的食物,對健康更有利。
專家們指出,糖尿病後續容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造成視網膜病變、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嚴重併發症,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有效了解血糖狀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