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麻疹症狀全解析:4張照片快速辨別、麻疹疫苗名單與傳染途徑

痲疹症狀-麻疹照片-麻疹-麻疹疫苗-麻疹疫苗哪裡打預防麻疹-麻疹傳染

戎華儀 報導 2025/01/08 17:0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目錄
1.
麻疹是什麼?驚人傳染力1人可傳20
2.
麻疹症狀有哪些?4張照片教你快速辨別
3.
麻疹症狀像感冒要如何分辨?口腔內有柯氏斑點
4.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得過麻疹?驗抗體就知道
5.
麻疹疫苗哪裡打?掛哪科?全台接種醫院診所名單
6.
打過麻疹疫苗還會感染嗎?疾管署回應了
7.
麻疹高風險族群注意!誰該打疫苗?
8.
麻疹疫苗禁忌:3種人留意
9.
麻疹傳染途徑與潛伏期 呼出空氣就能傳染
10.
感染麻疹後會傳染?需要隔離?可傳染期需要隔離
11.
麻疹治療與診斷方式
12.
如何預防麻疹感染?戴口罩、勤洗手
13.
麻疹症狀常見問題解答
14.
痲疹症狀預防懶人包

麻疹症狀似感冒,傳染力超強。誰該補打麻疹疫苗?4張圖快速辨別麻疹症狀。全台麻疹疫苗門診、傳染途徑、預防方法一次看,文末領痲疹症狀懶人包。

 

麻疹是什麼?驚人傳染力1人可傳20

麻疹的病原體是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好發於冬天和春天,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第二類傳染病,人類是唯一的宿主和傳染窩。疾病管制署指出,麻疹傳染力很強,在1963年以前全球尚未廣泛使用疫苗預防前,99%的人都會被感染,幾乎每個人一生中一定會得過,平均每個感染者可傳染給周遭20人,多數人在5歲以前感染,全球每年病例數上億,並造成600萬人死亡;在全球開始廣泛施打疫苗預防後,已開發國家病例數減少99%,多數感染和死亡病例集中在非洲。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灣從1978年起全面為新生兒接種活性疫苗後,麻疹病例數大幅減少,感染者多為未接種疫苗者。最後一次大流行發生在1980年代,感染者以學齡前孩童和小學生為主。1990年代起,多數病例從中國、東南亞國家移入,本土病例數較少。

 

根據疾管署公布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泰國、葉門、巴基斯坦、印度在2023、2024年因麻疹疫情陸續被列為「第二級:警示」,代表建議國人前往當地必須加強預警,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2024年12月台灣中部某醫院爆發麻疹群聚感染,指標案例是一名從越南探親返台的民眾,回國當天有發燒、鼻炎、喉嚨痛等症狀,翌日住院後引發院內感染。

看更多:麻疹傳染力是新冠5倍!注意3個C症狀 這些成人快打疫苗

 

麻疹症狀有哪些?4張照片教你快速辨別

麻疹症狀在不同病程略有不同,國軍桃園總醫院指出,麻疹的典型臨床症狀,可依照初期的前驅症狀「黏膜期」、「出疹期」、「恢復期」等不同階段加以區分,以下麻疹症狀照片帶你快速分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麻疹初期6症狀

也就是前驅症狀和「黏膜期」,約有3~4天,症狀包括:

  1. 流鼻水
  2. 鼻炎
  3. 結膜炎
  4. 咳嗽
  5. 發燒達38℃以上
  6. 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會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麻疹症狀-麻疹初期症狀柯氏斑
▲麻疹初期症狀照片:柯氏斑。

 

麻疹出疹期

柯氏斑點出現後,患者會持續發燒,進入「出疹期」,共會持續約4~8天,有5%的人症狀可能不明顯。

  1. 第1、2天進入出疹期:耳朵後方會出現紅色的皮疹,再往前蔓延到全臉。
  2. 第2~3天:紅疹會延伸到軀幹和四肢
  3. 第3~4天內:會佈滿全身,出疹最嚴重時會發高燒。

看更多:「麻」煩大了!越南麻疹病例竟釀國內首起群聚 東南亞疫情在燃燒旅遊小心

 

麻疹併發症

  • 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有5~10%的患者,可能因細菌或重複感染,產生併發症。
  • 嬰兒、白血病、癌症、營養不良、免疫力不佳的患者,或是生活環境較差的兒童及大人,若病況嚴重,致死率可達5~10%。

 

麻疹症狀-麻疹-皮疹-斑丘疹
▲麻疹症狀照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麻疹恢復期

出疹3~4天後,發燒的高溫會逐漸降低,皮疹也會開始消退,退掉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並留下褐色的色素沉澱。

麻疹症狀
▲麻疹症狀圖片。

 

麻疹症狀像感冒要如何分辨?口腔內有柯氏斑點

麻疹的初期前驅症狀中,有些與普通感冒類似,包括流鼻水、鼻炎、咳嗽、結膜炎、發燒等,最主要的差異是會有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會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以及後續會從耳後開始長出紅色皮疹,蔓延到臉頰及全身,如果沒有柯氏斑點和皮疹,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流感等其他傳染性疾病,需要由醫師診斷才能確認。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得過麻疹?驗抗體就知道

要確認是否曾感染麻疹,可以做麻疹病毒抗體檢驗。麻疹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規定,麻疹確診個案可獲得健保給付的麻疹抗體檢驗,國民健康署則提供孕婦麻疹抗體檢驗。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一般民眾若想確認自己是否有麻疹抗體,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向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評估做自費檢驗。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麻疹疫苗哪裡打?掛哪科?全台接種醫院診所名單

想打麻疹疫苗,不同的施打對象,有不同的施打地點,成人可至疾管署「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掛號諮詢,各醫院分科略有不同,多數設在家庭醫學科,也有少數設在感染科、健檢中心等相關的科別,詳情請見疾管署旅遊醫學門診醫院名單

 

在嬰幼兒方面,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和)疫苗是常規接種疫苗,接種時程如下:

  • 出生滿12個月:施打第一劑。
  • 滿5歲至小學前:施打第二劑。

 

若6至11個月的嬰兒要出國前往麻疹疫情地區,可到各地衛生所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外門診部,經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第一劑。滿12個月後,仍需依常規疫苗接種時程施打第二劑。

 

打過麻疹疫苗還會感染嗎?疾管署回應了

自1981年起,台灣將麻疹、德國麻疹及腮腺炎(MMR)三合一疫苗列為嬰幼兒常規接種疫苗,所有幼兒需在滿12個月時接種第1劑,並在5歲至入小學前接種第2劑。

 

麻疹疫苗對於從未感染麻疹或未接種疫苗的人,都可以產生保護力。根據疾病管制署指出,接種麻疹活性減毒疫苗,體內會在2周後生成抗體,可以讓95%以上的人產生主動免疫力,保護力約可持續20年。至於已經得過麻疹的人,因具有終身免疫力,則不需要再接種MMR疫苗

 

麻疹高風險族群注意!誰該打疫苗?

接種麻疹疫苗後在體內生成的抗體會隨時間減弱,疾病管制署指出,以下4種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如果沒有麻疹免疫力,就屬於麻疹感染高風險對象,應該到有提供自費MMR疫苗的醫療院所或旅遊醫學合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接種1劑MMR疫苗:

  • 計劃前往麻疹疫情地區。
  • 工作性質會頻繁接觸外國人。
  • 醫療照護人員。
  • 會與從未接種過MMR疫苗的嬰幼兒接觸的機構工作者。

 

而是否具備麻疹免疫力,高風險對象可對照自己是否符合以下3個條件之1,如果都不符合,就是不具麻疹免疫力:

  • 曾感染麻疹。
  • 滿1歲後接種過2劑MMR疫苗,且2劑間隔28天以上、最後1劑施打時間在15年以內。
  • 持有5年內的MMR抗體檢驗陽性證明。

此外,年滿6個月以上、未滿12個月大的幼兒,如果要出國前往麻疹流行地區,也算是麻疹感染的高風險對象,疾管署建議應該先到全國各地衛生所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外門診自費接種第1劑MMR疫苗,未來年滿12個月後,依幼兒常規接種時程施打第二劑公費疫苗。

 

麻疹疫苗禁忌:3種人留意

疾管署指出,有以下狀況的人,不能接種MMR疫苗:

  • 對MMR疫苗或對蛋有嚴重過敏反應的人。
  • 孕婦。
  • 有嚴重免疫缺失的人,例如嚴重免疫不全的愛滋病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患、正接受化療、免疫抑制劑、高劑量類固醇治療的患者。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女性接種後4周內應避免懷孕,若發現懷孕,不應視為終止懷孕的適應症。國民健康署指出,目前沒有研究證明打MMR會造成畸胎,但會提高早產、流產、死胎的機會。

 

接受過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是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人,必須在3個月後才能接種MMR疫苗。麻疹個案的接觸者,如果有預防性施打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應該等6個月後再接種MMR疫苗。

 

輸過血的人,應該等輸血6個月後才能接種MMR疫苗;曾經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製品、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的患者,必須等11個月後再接種。

 

發燒、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應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疾管署指出,接種MMR疫苗後,接種部位很少出現局部反應,接種後5~12天偶有起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發燒症狀可能持續2~5天,其中的德國麻疹疫苗成分,偶有引起發燒、暫時性關節痛、關節炎及神經炎等副作用,腮腺炎疫苗成分曾有引起輕微中樞神經反應的病例報告,但發生機率極小。

 

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建議接種對象。

 

麻疹傳染途徑與潛伏期 呼出空氣就能傳染

麻疹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呼吸,感染後並不會馬上發病,會先經歷潛伏期,並在潛伏期的後段,也就是起紅疹前4天起開始具傳染力。

 

麻疹傳染途徑

疾管署指出,麻疹的傳染途徑包括空氣、飛沫,或是直接接觸到病人鼻腔、咽喉的分泌物。患者在密閉空間內呼吸過的空氣,2小時內都還有麻疹病毒存在,吸入就可能感染,因此患者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搭飛機、電梯、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等密閉、狹小的空間,就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麻疹潛伏期多久會發病?

麻疹潛伏期約7~18天,從感染到出現紅疹平均約14天,有極少數個案長達21天,如果在被傳染後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潛伏期會延長。

 

感染麻疹後會傳染?需要隔離?可傳染期需要隔離

感染麻疹後,在起紅疹的前後4天是可傳染期,因此在潛伏期的末期就有傳染力。疾管署指出,平均每名感染者可傳染給周圍12~18人,只要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沒有得過麻疹的人,都可能感染,得過麻疹的人才能終身免疫;在沒有接種麻疹疫苗的地區,每隔幾年,只要容易感染的人累積到一定的數目,就會爆發流行。

 

如果感染後沒有出疹,從發燒前1天到退燒後3天仍有傳染力。

 

嬰兒出生前從媽媽身上得到的抗體,保護力只能持續6~9個月,因此出生後仍需接種疫苗才能預防感染。疾管署建議出生後還沒有打過麻疹疫苗的嬰幼兒,不要前往麻疹流行國家,以免感染。

 

對於感染麻疹的人,為避免在可傳染期內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衛生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就會要求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

看更多:1新增麻疹病例搭過高鐵北捷 還參加過「這活動」 透過空氣就會傳給他人

 

麻疹治療與診斷方式

麻疹的診斷在臨床上有特定條件,同時符合以下2項條件,就是麻疹感染:

  • 出疹而且發燒(耳溫或肛溫)達38度(含)以上。
  • 有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等3種症狀的其中1種。

 

已經感染麻疹的人,可採用支持性療法,避免產生併發症。對於抵抗力不佳的病人,可採用抗病毒藥物、干擾素治療。

 

如何預防麻疹感染?戴口罩、勤洗手

預防麻疹感染,沒有感染過的人務必接種MMR疫苗,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抵抗力較弱的人可以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以手觸碰口鼻等黏膜處。

 

麻疹症狀常見問題解答

麻疹得過會終身免疫嗎?

疾病管制署指出,得過麻疹的人具有終身免疫力,所以沒有得過麻疹,或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1981年以後出生的人小時候打的麻疹疫苗產生的抗體,有可能隨時間衰退,以致保護力下降。

 

麻疹什麼症狀?

麻疹在感染初期的前驅症狀與感冒類似,包括發燒、鼻炎、流鼻水、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3~4天後才會起紅疹,有少數個案可能不會出疹,或疹子的型態不典型。

 

麻疹一定會出疹嗎?

有少數的人感染麻疹後雖有其他前驅症狀,卻沒有出疹,但是從發燒前1天到退燒後3天仍有傳染力。

 

得麻疹會死嗎?

根據統計,約5~10%的麻疹患者可能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若出現腦炎併發症,恐怕影響智力,甚至危害生命。

 

麻疹是怎麼傳染的?

麻疹的傳染力很強,疾管署指出,可以透過空氣、飛沫,或是直接接觸到病人鼻腔、咽喉的分泌物而傳染。

 

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傳染病,台灣多數在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可能已經感染過,具有終身免疫力,多數1981年以後出生的人小時候打過疫苗,但免疫力會隨著時間衰退,若接觸到有傳染力的感染者,仍可能感染,因此施打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方式,同時要透過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吸入或接觸到患者呼吸的空氣、飛沫及分泌物。

 

痲疹症狀預防懶人包

 

◎ 圖片來源/翻攝自疾病管制署網頁.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國民健康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