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欲睡、常覺得疲倦 小心骨髓纖維化上身!未治療存活期僅5年
總是覺得疲憊、昏昏欲睡、食慾不振吃不下,可能不是天冷讓你累!醫師提醒,骨髓纖維化每年新發患者數雖不多,但骨髓纖維化前期多會出現疲倦、腹脹、盜汗等常被患者忽略的症狀,導致部分患者病況會進一步惡化為心臟衰竭或急性白血病,致死風險激增。
骨髓纖維化症狀不明顯 長期疲倦、盜汗等症狀快就醫
台灣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理事長侯信安提醒,骨髓纖維化的風險不容小覷,若確診為中、高風險群,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不到5年。他呼籲民眾若長期出現疲倦、腹脹、盜汗等症狀,應盡速就醫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看更多:王牌製作人驚傳三癌纏身 鬼門關前走一回奇蹟恢復!醫籲5症狀小心復發
骨髓纖維化治療選擇有限 7成患者5年內產生抗藥性
骨髓纖維化雖然惡性度高,但可用的治療方式卻不多,除了輸血、傳統移植和化療外,過去只有一款標靶藥物可供使用。侯信安說明,約有7成的患者在用藥5年內會產生抗藥性或副作用而中斷療程,這意味著一旦出現抗藥性,患者將陷入無藥可用的困境。
新型口服標靶藥物 健保給付減輕患者負擔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指出,儘管第一代標靶藥為骨髓纖維化患者帶來治療契機,但約有6成患者會出現貧血,需要經常輸血。他表示,新型口服標靶藥物是近十年來最新核准用於中、重度骨髓纖維化的治療選擇,可抑制變異基因,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可能性。
侯信安說,台灣的患者等待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已有10年之久,但由於費用昂貴,自費用藥每月至少需花費10幾萬元以上,對患者而言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所幸健保署自今年1月起將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納入給付,成為近10年來最新通過健保給付的骨髓纖維化藥物,有助於彌補臨床治療落差,完備患者的選擇。
看更多:1/1起擴大癌症篩檢!最高現賺7000元 HPV檢測首納入 這種人可做無痛大腸鏡
第一代標靶藥奠定標靶治療基礎 新藥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侯信安強調,第一代標靶藥奠定了骨髓纖維化標靶藥物的基礎,而新一代標靶藥則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血液病學會祕書長黃泰中表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較為罕見且棘手的血液疾病,多數民眾對其認識不足。由於其症狀常被誤認為感冒或腸胃不適,導致就醫延誤。隨著健保擴大給付,他期待未來臨床上能促進醫病間更積極的討論,拉近患者與新型治療的距離,借重治療新利器,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與光明。
脾臟腫大為最常見症狀 莫名腹脹要小心
侯信安解釋,骨髓纖維化的起因是造血細胞基因突變,產生許多不正常的細胞激素,使患者原有的造血系統失常。由於正常紅血球數量不足,其他器官就會開始代償性造血,而最常見的確診症狀就是脾臟腫大。
骨髓纖維化惡性度高 勿延誤治療
侯信安補充,骨髓纖維化之所以難以治療,不僅在於其前期症狀不明顯、難以辨識,更在於其危險性不容小覷。據統計,約有10%至20%的骨髓纖維化患者因未能及時接受治療而惡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導致致死風險急遽上升。
此外,中度風險以上的骨髓纖維化患者平均存活期也僅有5年,可見其惡性度之高,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看更多:前職棒球星抗癌成功!經歷3次敗血症戰勝血癌 醫讚:1關鍵打贏抗癌戰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侯信安醫師提供
◎ 諮詢專家/侯信安醫師.郭明宗醫師.黃泰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