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試辦成果曝光!助急症病患「縮短療程、省2萬醫藥費」

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醫療需求激增,但醫療資源有限,特別是對行動不便或臥床患者而言,往返醫院成為一大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Hospital at Home, 簡稱HaH)應運而生。在宅醫療是什麼?誰適合使用在宅醫療?能取代住院治療嗎?
哪些人適合在宅醫療?
在宅醫療是一種讓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醫院等級急症治療的創新服務。目標人群主要是患有急性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等問題,但不需要立即住院的患者。這種模式不僅能減少患者進出醫院的次數,降低感染風險,還能讓家屬的照顧負擔減輕不少。
看更多:心肌梗塞前兆1個月前就有警訊?7大症狀與2招自救方法一次看
在宅醫療要如何幫助患者?
在宅醫療的服務包含醫療團隊的到府訪視、床旁檢驗、24小時諮詢與緊急處理等。這些服務讓患者不需要在醫院等候,就能接受必要的治療。例如,一位尿路感染患者透過在宅醫療,只需平均5到6天便能完成療程,避免傳統住院的繁瑣與高成本。
除此之外,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治療,不僅心理壓力較小,家人也能更快掌握基本的護理技巧,避免未來的相同狀況反覆發生。
看更多:90%人認同善終 「預立醫療」簽署僅1%!調查揭1行為可預測實踐力
北醫大體系的成果與經驗
台北醫學大學體系旗下的萬芳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雙和醫院攜手參與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行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透過創新模式為病人提供貼心且高效的在宅醫療服務,在短短半年內取得顯著成果,今(1/17)發表計畫執行成果。
看更多:台灣生醫奧斯卡獎!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名單公布 這些醫院、藥廠榮獲肯定
以萬芳醫院為例,截至113年底累積收案54例,是台北市最多收案的醫院之一。透過床旁檢驗和靈活的個案管理,患者滿意度高達97分,保持零負評的優異紀錄。患者普遍反映,這樣的服務讓家屬少了許多奔波勞累。
雙和醫院截至年底已完成40例案例,服務範圍涵蓋肺炎、泌尿道感染及軟組織感染等行動不便病患。其中37例為在宅醫療,另有3例由團隊前往機構提供服務,整體執行率接近8成。
在宅醫療的優勢:時間與金錢的節省
北醫附醫截至113年底,已完成19例治療,主要以尿路感染病例為主,成功率達85%。平均療程僅5.8天,顯著低於健保署訂定的7至9天標準,醫療費用約為3萬元,遠低於住院治療的4.5至7.7萬元。此成果顯示,不僅能大幅縮短病患的不適時間,還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實現治療效率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若面臨急症需求,但因行動不便或其他原因不方便前往醫院,或許可以考慮在宅醫療。這種模式不僅能降低住院的經濟與心理負擔,還能提供更多元的醫療選擇。
在宅醫療可以替代醫院嗎?在宅醫療的困境
雖然在宅醫療為患者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擇,但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如何讓更多患者與家屬信任並接受這種新模式,以及如何進一步整合智慧科技與長照資源。對於需要醫療支持的家庭而言,這種模式已經開始成為一種值得信賴的新選擇。
看更多:左臂疼痛竟是心肌梗塞!「第一時間搶救」新機制上線 安養機構急救效率大躍進
◎ 圖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萬芳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