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今年漢他病毒症候群首例!清理老鼠大便和屍體事前準備「這樣做」

台北市出現今年全國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本土確定病例,感染的是一名住在文山區、在市場工作的50多歲女性,元旦起出現不適症狀,住院並採集檢體檢驗後,1/20判定確診,衛生單位已在這位婦人住家和工作的市場周遭完成清消。
市場已消毒 補鼠中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技正崔德鑑表示,這位確診感染漢他病毒症候群的婦人,住家和工作的市場都文山區,平時都在同一座市場工作,工作內容是整理食材,婦人最近沒有出國,元旦起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症狀,住院治療檢驗後確診,目前已經康復出院,接觸者沒有疑似症狀。
看更多:9旬翁罹糖尿病 老鼠咬傷腳趾沒感覺!醫:血糖失控反應遲鈍還難癒合
崔德鑑說,疫情調查時婦人表示,曾在平常工作的市場看到有老鼠出沒,因此衛生單位已到婦人住家周邊和她工作的市場執行清潔消毒,1/20已在市場放置捕鼠裝置,若有捕獲老鼠將檢驗是否有帶有漢他病毒。
打掃務必戴口罩、手套
疾病管制署統計,最近3年全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分別有5例、6例、3例,漢他病毒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通常因吸入老鼠分泌物或排泄物、接觸遭病毒汙染的空氣、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而感染,因此主要的預防方式是防止鼠患,避免接觸到老鼠和牠的排泄物,平時應注意環境清潔,發現有老鼠應立即滅鼠。
看更多:劉德華、修杰楷都怕1動物!老鼠最怕什麼味道?專家教廚房也有驅鼠神物
不論是住宅、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工廠、辦公室,都是老鼠可能出沒的地方,農曆年前民眾家裡忙著大掃除,台北市衛生局建議民眾清掃環境時採取以下做法,避免感染漢他病毒:
- 戴口罩,避免吸入汙染物。
- 戴手套打掃,塑膠、橡膠材質皆可,避免手直接接觸到老鼠的排泄物和屍體。
先潑灑1:10稀釋漂白水 放30分鐘再清理
如果已經觀察到有老鼠出沒,或是要清理老鼠排泄物,清理步驟如下:
- 準備稀釋漂白水,稀釋比例1:10。
- 將稀釋漂白水潑灑在有老鼠排泄物或老鼠出沒的地方。
- 等30分鐘後再清理。
- 戴好口罩和手套,以拋棄式紙巾、抹布、舊報紙清理,切勿使用掃帚、吸塵器、拖把,避免揚起灰塵吸入病毒或將病毒汙染到其他區域。
- 擦拭過的拋棄式紙巾、抹布、紙張等垃圾,應丟進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北市衛生局同時提醒,如果有使用捕鼠器,捕到老鼠並處理完老鼠屍體後,應將捕鼠器清洗消毒、曬乾後再收起來。如果出現發燒、頭痛、暈眩、出血等疑似感染漢他病毒的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就醫時應告知醫師相關動物的接觸史。
看更多:屏東男感染漢他病毒、竟捉出11隻老鼠!醫師強調「沒被咬傷也會傳染」
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
崔德鑑說,感染漢他病毒,依照不同的症狀,可能出現漢他病毒症候群或漢他病毒出血熱。疾病管制署指出,漢他病毒症候群早期症狀為發燒、疲倦、嚴重的肌肉痛,伴隨頭痛、胃部不適,發病4~10天後才會出現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若出現心肺不適,很快就會呼吸衰竭、休克。
漢他病毒出血熱的症狀則包括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通常會持續發燒3~8天、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感染第3~6天會出現出血症狀,嚴重的話會轉為急性腎衰竭並維持數周。
要避免老鼠出沒在住家及工作場域的生活環境,北市衛生局提醒要做到「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修補破掉的紗門、紗窗,封住鼠洞及縫隙,餐具使用後應盡快清洗,食物、飲水、廚餘、動物飼料應該放在密閉容器中,避免老鼠來覓食造成汙染。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署.崔德鑑技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