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40歲工程師心血管風險竟比75歲老人更高!靠這幾招一年成功逆轉

心血管疾病-戒菸-血壓

顧詩蓓 報導 2025/02/03 16:2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一名40歲的工程師因多年勞工健檢異常,發現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比75歲老人還高,經藥物治療與生活調整後,風險從33%驟降至4%,這個案例顯示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另外,醫師也揭露心血管疾病風險飆升的關鍵危險因子,提醒上班族不能忽視「4大生活型態」導致的健康隱憂。

 

勞工健檢異常,六年後心血管疾病風險激增

40歲工程師六年來血壓逐年攀升、膽固醇偏高,驚覺身體恐出問題而求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詹育儒表示,該病患在六年前的健康檢查中就已顯示出輕微高血壓,約135/90mmHg,低密度膽固醇偏高149mg/dL,高密度膽固醇不足42mg/dL,血糖正常,且有抽菸習慣。當時評估其10年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約為6%,屬於低風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不過該病患六年間未曾改善生活習慣,血壓與膽固醇數值逐漸惡化,體重比六年前增加了約10公斤。病患表示,最近在家測量的血壓偏高,約155/100mmHg,而今年健檢報告顯示,他的低密度膽固醇升至193mg/dL,高密度膽固醇降至34mg/dL,飯前血糖異常151mg/dL,糖化血色素7.0%。再加上他仍每日抽一包菸,詹育儒評估過後,病患的10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暴增至33%,遠高於一名75歲無慢性病的男性。

 

詹育儒說明,以10年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估算,六年前是6%,六年後的現在是33%,沒想到短短幾年內,該病患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竟翻了近六倍,是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該病患感到非常震驚。

看更多:天冷心血管風險增!中醫博士授養心4法寶 這時間睡覺能護心 4穴位保健心臟

 

早期介入治療,風險降至4%

該工程師在醫師指導下開始服用適當的藥物,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同時努力減重、調整飲食,並嘗試戒菸。經過一年治療,他的血壓穩定降至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維持在5.7%。詹育儒指出,特別的是,病患已停止服用糖尿病藥物,顯示血糖已獲得良好控制。雖然仍偶爾抽菸,但他的10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已從33%驟降至4%,足足減少八倍,證明積極治療能顯著降低健康風險。

 

慢性病要終生服藥嗎?生活習慣調整是減藥關鍵

許多患者擔心「一旦開始吃藥就停不下來」,但詹育儒強調,並非所有高血壓或高血脂患者都需要終生服藥。若三高的主要成因來自遺傳,患者可能需長期用藥以維持健康;但若是因後天生活習慣不佳,如肥胖、高鹽高油高糖飲食、吸菸等導致。透過健康飲食、適當運動與戒菸,不僅能穩定血壓、血脂與血糖,還可能讓部分患者逐步減少藥物依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如何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何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在短短六年內暴增六倍?詹育儒說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這名工程師的血壓、血糖、血脂逐年上升,且長期抽菸,加上久坐與外食習慣,導致心血管風險快速飆升。這種情況在上班族中相當普遍,顯示生活型態(如久坐、多外食、少運動、抽菸)對健康的影響極大。

 

詹育儒強調,該工程師能成功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早期積極治療。研究顯示,糖尿病治療存在「遺產效應」,即一旦確診後立即用藥控制,未來即便控制狀況不如理想,心血管疾病風險仍顯著低於初期未積極治療者。因此,發現異常時,儘早介入治療非常重要。

看更多:每天坐著不動竟然更累?中醫破解身體痠痛真相 教你3招肩頸鬆筋妙方

 

勞工健檢異常,勿掉以輕心

許多上班族因長時間久坐、外食頻繁、壓力大,容易忽略代謝症候群的警訊。詹育儒呼籲,勞工健檢發現異常時,不應輕忽,應主動諮詢醫師,透過藥物與生活管理雙管齊下,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守護長期健康。

看更多:30歲男過年做這件事害罹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靠4招2個月變健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詹育儒醫師.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