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日本長壽靠3大食物!台日醫療困境相似?台灣該如何借鏡日本健保制度?

健保-日本醫療-長壽-高齡化

顧詩蓓 報導 2025/04/15 18:1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少子高齡化的問題正成為全球醫療體系的重大挑戰!像是台灣的醫療負擔逐年增加,而日本則依賴其完善的全民健保和健康飲食文化來維持長壽。不過隨著人口老化的加劇,兩國的醫療系統都需要面對人力不足、醫療需求激增等問題。那麼,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應該如何改革現行的醫療制度?是否能從日本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與日本醫療顧問龍頭「株式會社日本經營」今(4/15)聯合舉辦「台日醫療合作論壇-匯聚優勢,共創未來」,邀集台日學者專家共議當前健保、醫院經營與數位醫療之挑戰及未來展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灣年輕人如何承擔未來醫療負擔?

前健保署長、北醫大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李伯璋主任指出,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將面臨比以往更重的醫療負擔。根據數據顯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門診次數達16.2次,年均住院次數為14.6次,這樣的高頻次就醫模式,使得台灣醫療系統的負擔日益沉重。門診費用占總醫療支出約70%,而住院費用則只佔30%。他強調,當前的醫療制度面臨藥物過度開立、不必要的診斷來檢查以及低額的自付費用,進而助長了醫療資源濫用。

 

李伯璋強調,為了解決這些挑戰,健保制度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他提出的具體建議之一是台灣政府應全面推行「按績效給付」制度,即根據醫療服務的實際效果來支付報酬,而不是單純根據就醫次數或診療費用進行計算,這樣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此外,他也建議引入合理的自費分擔機制,以激勵民眾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預防保健,進一步減少對醫療資源的過度依賴。

看更多:「急診」不等於快速診療!醫師教你自我評估嚴重度 2撇步健康管理更有效

 

台灣醫療人力短缺怎麼辦?

台灣的醫療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在基層醫療和老年醫療領域。面對老齡化社會,醫療人員的工作量與壓力增大,這對醫療服務品質造成了負面影響。李伯璋進一步說明,提升醫療人員的薪資與改善工時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目前,台灣的基層醫療工作者面臨工作負擔過重、薪資偏低的情況,這使得許多年輕人選擇離開或不願進入醫療行業,進一步加劇了醫療人力的短缺。對此,李伯璋提議,政府可以考慮調整醫療人員的薪酬結構,尤其是針對基層醫療工作者,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從而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醫療行業。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他還強調了醫療資料應用和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性,應加強數位醫療的發展。他指出,台灣的醫療體系必須更加依賴數位化醫療資料管理,透過健保資料的應用來提高整體醫療服務效率,減少人工勞動強度,這樣才能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背景下,減少過度就醫和醫療資源浪費。此外,李伯璋強調,政府應該進一步推動分級醫療制度,將基本的醫療服務分配給基層診所,而對於較為複雜的病情,則交由大醫院處理,這樣不僅能減輕醫院的負擔,還能提高整體醫療服務的效率。

看更多:「護理人力危機」如何破解?立法院正式成立專委會推動改革

 

日本長壽的祕密:健保制度與健康飲食

株式會社日本經營近藤瑛佑課長表示,日本人民擁有全球最高平均壽命,這與其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自由選擇醫療機構、醫療院所的高度可及性以及健康的飲食文化密切相關。日本國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輕鬆找到適合的醫療機構,並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服務。不僅如此,無需繁瑣的轉診程序,患者可以根據需求隨時前往任何醫療院所,進一步提高了就醫的便利性和服務的覆蓋面。

 

針對飲食的部分,近藤瑛佑說明,雖然日本的飲食文化中鹽分較高,但其大豆、蔬菜和水果的攝取量相對豐富,脂肪含量較低,這有助於維持健康。由於這些飲食習慣,BMI超過30的人數比例較低,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也相對較少。

看更多:160位長壽奇蹟!日本長壽村老人愛吃這種菜 吃對蔬菜減碳又護心血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日本醫療改革的未來方向:醫師分布不均問題、整合醫療資源

近藤瑛佑進一步指出,儘管日本擁有優越的醫療系統,但隨著老年人口的激增,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為應對這些挑戰,目前正在推動的「地域醫療構想」及兩項重要的醫療支付制度——DPC(診斷程序組合支付制度)與PDPS(每日住院支付制度),這些措施旨在整合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並縮短住院時間。

 

儘管日本已經推動「地域醫療構想」,並試圖提高醫療資源配置效率,縮短住院時間,改革的進展卻較為緩慢。近藤瑛佑指出,這是因為醫療資源在各地分散,且不同地區的醫療需求差異較大,改革措施無法快速適應這些變化。再者,退場機制不完善,使得改革尚未能有效解決當前的問題。他強調,未來的改革應該針對各地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並強化數據驅動的決策方式,這樣才能確保醫療體系在未來能夠有效運行,並應對日益增長的高齡人口需求。

 

台日醫療交流的未來

近藤瑛佑提到,未來台灣和日本的人口結構將逐漸相似,這也讓兩國在應對超高齡社會的醫療挑戰時,彼此交流顯得格外重要。他強調,分享經驗和政策,讓兩國可以互相借鏡,共同改善醫療照護,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確保兩國的醫療系統在未來更具可持續性和效率。

 

◎ 圖片來源/顧詩蓓攝
◎ 諮詢專家/李伯璋主任.近藤瑛佑課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