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明明是孩子考試父母卻更焦慮?專家曝家長穩住有助孩子正常發揮 4招安心法這樣做

國中會考-考生焦慮-父母要先穩住-名日-鄭佳益

李南燕 整理 2025/05/12 12:4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為期兩天的年度大事──國中會考即將在本周六(5/17)登場,許多家長帶著「考前焦慮」的學生求診身心科,普遍出現的不適症狀包括睡不好、沒胃口,甚至胸悶、頭暈、腹痛等身心症狀。

 

身心科醫師鄭佳益指出,因置身考季高峰期而常見的情緒困擾,反映出孩子們對「失敗」的恐懼,而父母適當的應對能夠幫助孩子的情緒穩定。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考前焦慮 反映害怕考不好

鄭佳益表示,最近帶孩子看門診的父母不約而同有一種困擾,他們因為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的症狀而造成親子衝突,讓情況更加嚴重。

 

鄭佳益指出,考前焦慮是一種正常但不容忽視的情緒反應,常見的3大心理壓力包括過高期待、負面經驗陰影和同儕比較,讓孩子覺得「不能失敗」、對考試產生恐懼與災難化想法,或在意成績被拿來與他人比較而更焦慮。

看更多:少年吔老是覺得睡不飽 可能「非典型」憂鬱症上身?醫曝有暴吃就要懷疑!

 

父母請慎言 多鼓勵才是助力

身為父母,考前時期的「陪伴態度」非常重要,但有時會不自覺說出加劇孩子壓力的話語,如不斷提醒「這次很重要、一定要考好!」、拿兄弟姊妹或鄰居比較「你看人家多用功」,或是數落孩子「你不緊張,我替你緊張!」

看更多:緩解焦慮別只吃鎂、魚油!醫公開:多數焦慮者恐缺1個營養素

 

醫師分享抗焦4招

與其試圖讓孩子「不焦慮」,不如陪孩子一起學會「面對焦慮」。鄭佳益分享,家長一定要學會先安定自己,「你越平靜,孩子越能穩住。」他建議4招給父母參考運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 傾聽與同理:避免說教或指責,專心聽孩子說出他的擔心,理解他的感受,讓孩子知道焦慮是可以被接納和討論的。

  2. 引導思考:當孩子陷入「我一定會考砸!」的迴圈時,可引導思考「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應對?」協助孩子將注意力轉向具體行動,如複習計畫、睡眠調整等。

  3. 練習正念放鬆:睡前陪孩子練習5~10分鐘腹式呼吸或五感放鬆法,幫助神經系統從對未來的警戒狀態回到當下。

  4. 放下成績迷思:許多孩子將自我價值綁定成績,父母要傳達的是「無論結果如何,我對你的愛都不會改變」的穩定感,遠比任何激勵更有效。

 

及早就醫勿輕忽

鄭佳益強調,若孩子的焦慮情緒已經影響生活,例如睡眠困擾持續2周以上、拒學拒考、社交退縮,進而出現身心症狀,甚至自我傷害傾向等極端負面思惟,必須及早就醫,勿輕忽。

看更多:壓力大到想躺平?「錯誤放鬆」傷到大腦 上班族緩疲勞多吃3蔬果更有效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鄭佳益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