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上吐下瀉以為諾羅竟然是A肝!今年A肝疫情創3年新高 出國感染人數8年來最多

丁彥伶 報導 2025/05/13 12:1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疫情解封、民眾出國旅遊時都要大快朵頤享受美食,卻也造成今年國內A型肝炎疫情創3年新高,截至5/11,今年本土病例已達56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公布今年首例A肝群聚,3人在同公司、1人為病例同住家人,就診時檢測4人肝指數都破千。

 

A肝年輕化!30~39歲最多人感染

李佳琳指出,我國今年A型肝炎疫情呈現上升趨勢病例數已是3年新高,境外移入17例則是8年同期新高。此外,A肝病例數還出現年輕化趨勢,年齡層則以30至39歲26例最多,其次為40至49歲12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羅家英二度罹肝癌!78歲仍穩定控制全靠1關鍵 醫提醒:這些人高風險卻常忽略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5/11,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累計73例確定病例,其中本土病例56例,境外移入17例。境外移入病例來源國家以中國及泰國各4例為主;本土病例則以台北市16例、新北市14例、台中市9例為多。確診個案中,男性43例、女性13例。

 

疫調發現一起本土群聚共有4例確診,為北部30多歲男和其50多歲同住家人,還有1名30多歲同事,另一位則是公司清潔人員,都有共同環境暴露。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傳染,像是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就可能中標。潛伏期可長達50天,初期會發燒、疲倦、沒食慾,急性發作則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拉肚子、黃疸、深色尿液、淺色糞便、發燒、畏寒、身體虛弱、疲勞、頭痛、肚子痛及體重下降。

 

在尚未出現黃疸前,有些人會以為是腹瀉拉肚子、諾羅病毒等腸胃炎,等到出現倦怠及黃疸通常就能猜測可能是A肝感染。4位患者都有食慾不振、噁心、黃疸、倦怠症狀後就醫,4人檢查肝指數都破千,血液檢測確診為A肝感染。

看更多:衛生紙能不能丟馬桶?政府推廣衛生紙丟馬桶16年成效不彰 「這種」不行丟馬桶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國際A肝疫情上升 出國旅遊小心A肝病從口入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A肝過往病例一年約是百例左右。今年A肝病例較過去有年輕化和集中於都會區的趨勢,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去年最多個案年齡層為40多歲、前一年則為60多歲。

 

推測這與今年疫情解封、民眾出國旅遊增加有關。李佳琳說明,國際間多國A肝疫情也出現上升,如中國、日本等地都高於去年,病例分別以四川、西藏,以及東京為多。

 

羅一鈞說明,急性A型肝炎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經由與感染者親密接觸而感染。

 

暴露或接觸A肝環境14天內打疫苗也能預防

A型肝炎致死率約0.1至0.3%,但對於老年人或慢性肝病患者,有較高風險併發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死亡。所幸研究已知,即使暴露於A肝環境,在暴露後14天內接種A型肝炎疫苗仍可產生預防效果,預防感染的成效高達95%以上。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疾管署提供符合條件之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1劑A型肝炎疫苗,請A型肝炎確定個案配合衛生單位調查,提供家庭成員、同住者及親密接觸對象,以利及時提供疫苗。

 

良好衛生習慣及接種疫苗為預防A肝有效方法

疾管署提醒,為降低A型肝炎傳播風險,請民眾維持良好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食用未經澈底煮熟的食物,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聚餐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性行為前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澈底清潔雙手,並避免與他人發生口腔與肛門的直接或間接接觸。

 

此外,接種疫苗為預防A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接種1劑疫苗後,約有95%以上可產生保護性抗體,保護力持續3至5年;按期完成2劑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力可維持20年以上。

 

A型肝炎疫苗安全性高,可與其他活性減毒或不活化疫苗同時接種。我國自2018年1月起將A型肝炎疫苗納入幼兒常規疫苗,公費提供2劑。其餘民眾如因出國旅遊或有較高暴露風險者,建議可就醫評估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2劑間隔6至12個月),以降低感染風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怕吃莓果染A肝?疫苗這樣打!食物放冰箱就對了?保健食品選購重點揭密

 

◎ 圖片來源/疾病管制署提供
◎ 諮詢專家/李佳琳副主任.羅一鈞副署長.林詠青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