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電波、音波怎麼選?打太強恐起水泡、神經麻痺 有「這些情況」不要做

近年主打除皺、拉提、除紋的電波、音波醫美療程大打廣告,但是幾乎每年都會看到治療過當造成皮膚灼傷、起水泡、顏面神經受損的案例,皮膚科醫師提醒電波、音波的療程務必不能頻繁施作。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王芳穎指出,坊間的電波除皺和超音波拉提醫美療程,使用的能量、加熱方式、溫度、加熱深度都不一樣,能達成的效果也有差異,消費者應該與醫師討論自己的狀況適合使用的治療方式。
看更多:中醫教你做「CP值超高簡單美白飲」!讓你在夏天也能白到發光不怕曬黑
皮鬆選電波 皮垂用音波
王芳穎說,電波除皺和音波拉提的效果通常都可以維持1~2年,效果好的時期大約是打完後3~6個月,但是兩者適合使用的深度不同,電波因為作用在真皮層,有除皺、緊實的效果,整體的能量比音波較低,打下去會有熱痛感,較適合針對皮膚淺層有鬆弛的狀況,如果使用的能量過強,可能造成皮膚灼傷、起水泡,過去曾有副作用嚴重案例,變成滿臉水泡的「釋迦臉」。
需要注意的是,音波雖然打在皮膚,但能量會在全身流動,因此施作時身上不能有金屬物品,包括首飾、心律調節器、心臟去顫器等,如果身上有不能暫時摘除的醫療器材,就不適合施作,皮膚有傷口、皮膚病,也不適合。
音波拉提則有如「隔山打牛」,打在皮膚的筋膜層,以精準的點狀加熱刺激皮膚深層組織收縮,讓膠原蛋白增生,主要目的是拉提下垂的皮膚,打的時候會有點狀的刺痛感。


建議1年只能做1次 每次做1種即可
王芳穎說,有經驗的醫師在打音波時都會盡可能避開神經的位置,如果使用能量過強,可能造成暫時性的神經麻痺、神經損傷,短則數天,嚴重的可能要3到6個月;通常建議患者1年內施做1次,不宜頻繁施作,過於頻繁使用,最嚴重可能造成神經纖維化。

由於消費者往往想要「一兼二顧」,希望做一種療程可以同時兼顧多樣的治療目標。王芳穎說,不同的醫材主要對的治療目標不同,都無法取代,醫材廠商想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因此市面上的電波和音波器材效能都有往同時達到緊緻和拉提功能的方向在發展,只是效果強弱仍以該品項原有的功能為主,也有醫美診所會一次施作2種,不過基於安全和效能考量,仍建議1次做一種為宜,1年後如果還有需求的話再做另一種。
想看到效果要時間 不能求速效
有些人對於打電波、音波的效果有較多期待,因此頻繁前往不同的醫美診所施作以求速效,王芳穎提醒,患者在接受此類治療前應該告知醫師完整病史和最近一次施作的時間,醫師才能正確評估適合的治療方式,如果想要求速效,就應該改用打玻尿酸等填充物,而不是電波或音波,同時還要避免使用果酸、雷射、煥膚等對皮膚有刺激性的美容產品,並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提前使用止痛藥。
有的消費者因為怕痛,在打音波或電波時希望打舒眠麻醉,王芳穎強調,電波和音波的治療都需要在打的過程,憑藉患者的痛感讓醫師評估能量能否開得更強,因此打麻醉只適合使用偏弱的能量才能兼顧安全。
術後護理避免刺激皮膚 保持規律作息
不論使用電波除皺或音波拉提,皮膚術後可能會有局部的紅腫、痠脹、緊繃,通常幾天內就會緩解。王芳穎都建議患者術後要加強皮膚的保濕和防曬,避免過度刺激、揉壓,也不能去泡溫泉、做蒸氣浴,以免讓皮膚受到高溫刺激,並且要保持規律作息,多喝水、不抽菸、不喝酒,才能讓治療效果較為持久,如果出現皮膚腫脹、起水泡、有麻木感,應該回診請醫師評估治療。
看更多:做醫美到韓國好不好?專家揭做這種項目 術後服務有困難 需三思!
◎ 圖片來源/戎華儀攝.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食品藥物管理署.王芳穎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