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梁赫群妻子Stacey耳中風!北榮獨創療法讓她聽力變更好 換季注意耳中風

耳中風-梁赫群

許佳惠 報導 2025/05/21 16:5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藝人梁赫群妻子、47歲的Stacey前年底因突然右耳聽不清,輾轉就醫被當成耳壓過大治療,但病況持續惡化,後來才確診耳中風,並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求診。經醫師給予類固醇治療,搭配獨創遠紅外線照射後,她聽力奇蹟恢復且比發病前的左耳更好,成為少見的特殊案例。

 

換季容易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患者變多

收治病例的北榮耳科主任廖文輝表示,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俗稱耳中風,好發於40至60歲,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常見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而最近季節轉換,耳中風病號也變多,門診中因單耳聽不見求診的病患,單周有6、7例,相較於過去一年不過1、2例明顯增加,提醒季節轉換也是危險因子。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短短幾小時內一邊耳朵聽不清楚、耳鳴眩暈 醫師:不是中風卻一樣危險

 

耳中風後罹患腦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

他表示,耳中風常伴隨耳鳴、耳脹、暈眩或失真感,成因至今不明,但多與病毒感染、血液循環障礙、免疫異常、生活壓力及季節交替有關。臨床上耳中風的定義是三天內,連續三個頻率的聽力喪失超過30分貝,通常為單側發作,約九成患者為單耳失聰,少數為雙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未來五年內罹患腦中風的機率高於一般人,有研究指出,發生率每年十萬人口中,約有5至27人會受到影響。

 

梁赫群妻子Stacey右耳突然聽不清 耳鳴快把人逼瘋

Stacey表示,2023年底時,她某天早上突然覺得右耳聽不太清楚,就像搭飛機時耳朵悶悶的感覺,當晚便去熟悉的耳鼻喉科就診,被診斷為耳壓過大,醫師說只要服藥即可,沒想到次日症狀惡化,耳朵內的巨大耳鳴「可以把人逼瘋的感覺」,醫師也建議快轉診大醫院。

看更多:黃越綏耳鳴聽力喪失 醫說注射開刀都無效?醫曝突發性耳聾「這樣治」更有效

 

打特效針、針灸都沒用 被宣告可能好不了

但她後來去另一家診所就醫,打四劑特效針,沒想到病情更惡化,已經無法正常吃飯、工作,連日常聲音都變得難以忍受。後來她嘗試針灸等方式都無效,還被宣告「耳朵整組壞光光」,下半輩子可能都恢復不了,讓她陷入極大迷惘與不安。

 

北榮收治住院 聽力奇蹟改善還變更好

她說自己當時很恐慌,很怕一輩子聽力都這樣,後來到北榮就醫,確診罹患耳中風需住院治療。幸好經過治療,聽力逐步改善,並奇蹟康復,更神奇的是,經治療後右耳的聽力竟比發病前左耳更好,成為少見的特殊案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耳中風需注射類固醇治療 減重、改善睡眠也有幫助

廖文輝表示,耳中風傳統標準治療方法,是用靜脈注射類固醇藥物,抑制內耳的發炎反應。針對較嚴重型患者,則是直接將類固醇藥物經中耳腔注射至內耳以提升療效。通常也會依據病人個人化身體與生活現況,要求進行減重、改善睡眠、調整生活型態。

看更多:1病毒恐造成遲發性聽損!有症狀快給藥 避免聽力喪失

 

北榮獨創遠紅外線聚焦照射 提升耳蝸微循環與代謝

而現在透過AI輔助,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分析,使用聽力圖可以協助預測預後與調整治療策略。另外,北榮也有突破性的輔助療法,就是使用遠紅外線聚焦照射內耳,以改善耳蝸微循環與代謝。加上獨創的呼吸放鬆技巧,包括一系列深呼吸和放鬆技巧,有助於改善頭頸部循環,促進內耳的血液循環。同時搭配獨創聽力量值APP「Ear Scale」,目前於蘋果手機免費讓民眾下載,隨時可進行聽力檢測,患者可居家檢測,早期發現突發性耳聾,爭取黃金治療期。

 

▲北榮獨創聽力量值APP與遠紅外線照射治療。(圖/北榮提供)

 

北榮統計2012~2022年間,耳中風住院的1125人,使用傳統療法,聽力完全復原率為20.3%。2023年後搭配獨創療法,住院病患共106人,聽力完全復原率提升為24.5%。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耳中風把握黃金72小時治療 有7成可恢復聽力

廖文輝強調,臨床統計資料顯示,突發性耳聾若能在症狀出現後72小時內接受治療,有高達七成的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復聽力,一旦治療延誤超過14天,療效將顯著降低。因此提醒,當出現單側耳朵突發性聽力下降、耳鳴、耳內悶塞感、聲音失真,甚至伴隨頭暈與頭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 圖片來源/北榮提供
◎ 諮詢專家/廖文輝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