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不只是脾氣壞!「路怒症」恐是間歇性爆發性疾患,醫教4招讓情緒踩煞車

路怒症

丁彥伶 報導 2025/05/22 10:4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5/19下午新北市三峽發生震驚全台的車禍事件,78歲余姓老翁不明原因開車高速衝撞正下課行經該處的學生與家長,釀成3死12傷悲劇。老翁前同事出面爆料,他只要一握方向盤,就像變了個人,疑似「路怒症」。

 

開車時的情緒風暴,可能是精神疾病警訊!

身心症醫師李旻珊指出,許多人在駕駛時出現的暴躁行為,或許不僅是「路怒症」那麼簡單,背後可能潛藏著較少被提及的「間歇性爆發性疾患」(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簡稱IED)。當前額葉控制能力下降,而情緒反應的杏仁核過度活躍時,大腦就容易失去平衡,導致情緒失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男星遭控「易怒有暴力傾向」會摔貓狗!暴力行為天生還是後天?竟有戰士基因

 

這種情況不只會危及交通安全,更可能是心理健康亮起的紅燈。李旻珊表示,雖然「路怒症」(Road rage)在醫學上並非正式診斷,但這種開車時突然情緒高漲、怒火中燒的行為表現,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外顯徵兆。

 

間歇性爆發性疾病 不只是「脾氣不好」是大腦失衡警訊

李旻珊醫師解釋,患有IED的人在情緒爆發時,反應強度往往遠超過事件本身的嚴重性。例如,僅僅因為他人不小心切入車道,患者可能就表現出激烈暴怒、追車甚至暴力行為。這已經超越了單純「脾氣不好」的範疇,而是大腦控制衝動能力出現了問題。

 

大腦失衡是情緒爆發的關鍵原因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在開車時情緒失控?李旻珊指出,這與大腦中的「前額葉」和「杏仁核」功能有關。前額葉負責抑制衝動、判斷是非,而杏仁核則是情緒反應的核心。

 

當一個人處於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或心理狀態不穩定時,杏仁核會過度活躍,同時前額葉的抑制能力下降,導致情緒容易失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也解釋了為何「趕時間」、「塞車」、「壓力山大」等情境特別容易觸發路怒。

看更多:汪小菲常暴走 大S婚前早有預感問「你會打女人嗎?」 經常暴怒也是病 這樣能治療

 

四個實用技巧幫助大腦「踩煞車」

面對潛在的路怒情緒,李旻珊醫師提供了四個簡單且有效的調節技巧:

 

  1. 深呼吸:慢慢吸氣、吐氣,幫助副交感神經活化,讓情緒平穩。
  2. 轉移注意力:聽喜歡的音樂、播段輕鬆的廣播,別讓注意力只停留在壞情緒上。
  3. 想像愉快畫面:回想一次旅行、一場歡笑,能有效減緩杏仁核的活性。
  4. 提醒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可以被管理的,這不是世界末日。」

這些技巧能有效地幫助大腦在情緒高漲時「踩煞車」,避免失控行為的發生。

 

何時該尋求專業協助

李旻珊強調,如果發現自己在駕駛時經常「變一個人」,甚至已經影響到生活、工作或人際關係,就應該考慮尋求專業協助。精神科醫師能協助判斷是否為IED或其他情緒障礙,並提供合適的治療方向。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開車不僅是到達目的地的過程,更是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旅程。透過了解大腦運作機制和掌握情緒調節技巧,每位駕駛都能找到心靈的平靜,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高壓的現代生活中,學會管理「路上的情緒」,不僅是駕駛技能的一部分,更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課題。

看更多:4成已婚職業婦女坦承曾焦慮或憂鬱?專家揭愛自己先 避免「腦疲勞」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李旻珊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