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65歲眭澔平登聖母峰瀕死病況曝!登高山必知預防3件事

高山症-眭澔平

許佳惠 報導 2025/05/26 11:2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65歲前主播眭澔平4月底挑戰聖母峰登頂,不料因高山症引發腦水腫,一度脫肛尿糞失禁,昏迷長達60小時,經緊急回台治療,病情終於穩定,但仍有不明原因發燒。醫師表示,腦水腫是高山症最嚴重的情況,登高山前一定要做3件事預防。

 

眭澔平高山症發作 三度後送較低海拔仍無用

眭澔平熱愛旅行與探險,足跡遍及全球258個國家和地區,近來他挑戰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登頂失敗。他在社群平台透露,當時病情急遽惡化,曾三度緊急後送至較低海拔,卻未完全康復,最終因身體極度虛弱無力,連拿衛生紙都困難,只得忍痛放棄登頂計畫返台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山症嚴重惡化 出現脫肛失禁症狀

他透露自己經歷96小時的極度煎熬,包括無法進食、上吐下瀉、嘔吐膽汁等症狀,後來病情惡化更出現脫肛及失禁等症狀,身體癱瘓無法自主行動。而雪巴嚮導塔圖不嫌他髒亂,整夜守在帳篷內,如同照顧植物人般幫他清洗身體、更換衣物,並以拍背、壓胸、搓揉取暖等方式協助度過最危急的一夜,等待天候許可直升機救援降落。

 

眭澔平返台治療 仍有不明原因發燒 

眭澔平回台治療後,生理指數已穩定,但仍因不明原因出現39.8℃高燒,目前還在治療中。其實眭澔平去之前就有心理準備,會是一趟與生死交鋒的旅程,他甚至已做了最壞打算,花10萬元找律師,立好遺囑。

看更多:金馬導演萬瑪才旦驚傳高原肺氣腫、心臟病過世!新電影剛殺青就成遺作

 

登聖母峰致命風險比心肌梗塞高

高峰診所負責人、前北醫急診主任高偉峰表示,歷史記錄上,人類最年長登聖母峰是80歲,不過年長者登山有一定風險,尤其聖母峰致命風險比急性心肌梗塞還高,因此出發前一定要有預防措施,不是憑意志力就去。

 

高山症包含急性高山病、腦水腫和肺水腫 海拔2千公尺當心

他表示,高山症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急性高山病、腦水腫和肺水腫。聖母峰海拔5000公尺的基地,發生嚴重高山症肺水腫風險達15%。西藏解放軍醫院經常收治肺水腫或腦水腫的高山症患者。通常海拔到2000多公尺就會肺水腫,台灣每年也有很多案例。

看更多:季芹靠威而鋼救命 醫:別再迷信威而鋼預防急性高山症!只對肺水腫有效 吃錯反更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3方法預防高山症 低氧訓練平地就能進行

高偉峰強調,所有嚴重高山症都能避免、不該致命。預防方法包括高地適應、藥物和低氧訓練,尤其近幾年很夯,研究也很多的低氧訓練,可以在平地就進行訓練。此外,身體本身疾病也會有影響,因為氧氣要靠肺臟,肺部有問題就容易發生肺水腫;心臟不好或血紅素低,也容易發生嚴重高山症。另外有些慢性疾病需要控制,高齡者的心血管、肺臟較容易有問題,尤其有吃乙型阻斷劑者,更容易發生肺水腫高山症。

看更多:避免高山症小技巧!上山前泡溫泉和三溫暖 快速適應高海拔

 

高山症中以腦水腫最嚴重 越快上升越容易發生

他表示,腦水腫通常是高山症裡面最嚴重的,只要高度達4000公尺就有一定比例會發生,因此到西藏、尼泊爾、阿爾卑斯山、馬丘比丘等高山,都要適當預防。一年全球發生嚴重高山症約5到10億人,因為交通便捷、人數越來越多,提醒越快上升,高山症越快發生,尤其坐車、坐飛機去登山者,更容易發生高山症。

 

◎ 圖片來源/翻攝自眭澔平臉書
◎ 諮詢專家/高偉峰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