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高峰期正逢暑假出遊潮 搭機防疫4絕招避免被傳染

疾病管制署預估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出現在6月底、7月初,屆時將放暑假,不少人出國旅遊,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發現許多民眾防疫的警覺心已經大幅衰退,因此分享4項在搭飛機時避免染疫的招式。
國人防疫戒心鬆懈
張益豪說,光是從端午連假觀察民眾的防疫習慣,比起過去新冠疫情嚴峻期間的警覺性已經大鬆懈,高鐵、機場人潮湧現,仔細觀察就可發現有戴口罩的旅客少於7成,聚餐吃飯前先洗手的習慣已不復見,在外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的人更是稀有動物。
看更多:全台恐怕171萬人確診!端午連假疫情會更爆發?羅一鈞教3撇步不讓新冠上身
搭機防疫4絕招
對於搭機出國的民眾,張益豪提醒,機艙是密閉空間,更需要提防飛沫傳染,因此建議搭機的民眾採取以下防疫絕招避免染疫:
不要急著吃飛機餐
經濟艙座位較為擁擠,和同一排的旅客同時用餐,只要旁人咳嗽、口水噴濺就可能被傳染,所以張益豪建議等身旁的旅客吃完、戴起口罩,再開始享用自己的餐點,如果隔壁的旅客遲遲不願意戴口罩,可以送對方一個。
全程戴口罩
搭機時盡可能全程戴口罩,是防堵大量病菌最好的方式。如果可以利用累積的哩程或點數升等座艙,級別越高的艙等座位距離越寬,可以減少接觸的人數和保持安全距離。
看更多:新冠快篩哪裡買?食藥署公布連鎖通路 病毒毒性沒變強 專家籲勿慌
減少接觸很多人會接觸到的物體
手不要摸東摸西後又碰口鼻,因此手要盡可能不要碰觸大量民眾會接觸的物體表面,例如扶手、飛機座椅螢幕、櫃子手把、廁所門把。真的非接觸不可時,先噴酒精消毒要觸碰的物體接觸面後再觸碰,或是接觸後盡快先用酒精消毒自己的手。
看更多:新冠喉嚨痛吃什麼最有效?16種舒緩食物+禁忌食物一次看
用鼻子呼吸 不要用嘴巴呼吸
張益豪指出,鼻腔的鼻毛和鼻黏膜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和灰塵,還可以加濕和加溫所吸入的空氣,減少乾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保持上下呼吸道的濕潤,就能降低感染風險,如果用嘴巴呼吸會導致口乾、咽喉發炎,會降低黏膜的防禦力。
而且,鼻腔還會分泌微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抗病毒、抗菌、擴張呼吸道的功用,從鼻子呼吸才能讓這些微量的一氧化氮進入肺部,可以改善肺部血流和與氧氣與血液結合的效率。
張益豪建議,用鼻子呼吸時如果能搭配腹式呼吸,有助於緩和自律神經,有利於焦慮控制和呼吸系統的長期穩定。腹式呼吸法是以鼻子緩慢吸器,讓腹部膨脹,保持幾秒後用嘴巴慢慢吐氣,腹部因此收縮。
看更多:口罩戴起來!新冠高峰就診人次恐破20萬人!疫情爆開 3種情況務必戴口罩
腹式呼吸這樣做
- 坐著或躺著,身體放鬆,雙手輕輕放在腹部。
- 鼻子吸氣深呼吸,感覺空氣從鼻腔流到腹部,讓腹部膨脹起來,手也會跟著上移。
- 吸飽氣後閉氣幾秒鐘,讓身體充分感受氣體的流動。
- 嘴巴慢慢吐氣,吐氣時腹部會慢慢收縮,手會跟著下移。
- 重複上述吸吐動作,維持呼吸節奏,讓身體慢慢放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益豪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