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太陽磁暴影響心臟!心梗、中風增 睡眠也受影響

全球罕見的G4級強烈地磁風暴正持續影響地球,帶來51小時的磁場擾動,不僅造成通訊和導航系統混亂,更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太陽磁暴會干擾自律神經、心血管系統與睡眠
這些影響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根據的生理反應。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過去十年來自多國的研究已證實,強烈太陽磁暴會干擾人體自律神經、心血管系統與睡眠節律,這些影響透過嚴謹的科學方法已獲得驗證。
太陽磁暴如何影響心臟健康
當強烈地磁風暴來襲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或出現心悸感,這些都有科學依據。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在強烈地磁風暴期間,心肌梗塞、急性冠心症和中風的發生風險平均提高了25%至60%。這是因為磁場擾動會干擾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血壓上升和心跳不規則,對已有高血壓、心律不整或動脈硬化的人群尤其危險。這些結論來自六項以上的大型國際研究統計,具有高度可信度。
看更多:只要曬太陽就能改善心律不整?醫曝「背部養心法」效果超驚人
睡眠與情緒受到的影響
除了心血管系統外,地磁變化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和荷爾蒙分泌,特別是與睡眠相關的褪黑激素。研究觀察發現,在磁暴期間,受試者常出現腦波變化、REM睡眠比例降低和焦躁情緒增加等現象。這些發現基於嚴謹的實驗設計與生理監測數據,解釋了為何許多人在地磁風暴期間會感到焦躁不安、睡眠品質下降,甚至出現短暫的記憶模糊或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
看更多:心悸胸悶以為心臟病,結果問題竟是胃!3種精油紓緩不適
電磁敏感體質:為何有人特別容易受影響
地磁風暴不會對每個人產生相同影響,有些人因體質差異而特別敏感。科學上稱為電磁敏感體質的人群對極低頻磁場反應特別明顯。研究指出,這類人在磁場擾動時會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睡眠中斷,以及情緒波動大、思緒混亂等症狀。這些症狀在電生理學與心理生理研究中都有被記錄,是可測量和追蹤的生理現象,而非單純的主觀感受。
科學應對方法:如何減輕地磁風暴的影響
面對無法阻止的太陽風暴,我們可以透過科學方法幫助身體穩定生理節奏。目前多篇研究與醫療建議指出,維持穩定作息有助於晝夜節律穩定;避免晚上長時間暴露在螢光或藍光下,可保護褪黑激素生成;補充鎂、鉀、Omega-3脂肪酸,有助於調節心律與神經活動;每天進行冥想、深呼吸、輕運動,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經張力;電磁敏感族群則應減少電子設備長時間使用,並增加在自然環境中的活動時間。
這場持續51小時的地磁風暴,不僅是天空中的奇特現象,更是對全人類生理系統的一次共同考驗。張家銘表示,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太陽活動,但可以從科學中找到幫助身體維持穩定的方法,減輕這場「看不見的風暴」對健康的影響。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