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新冠單周就診6.3萬、重症132例創今年新高 有症狀免快篩直接就醫

丁彥伶 報導 2025/06/03 17:3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民眾搶購家用快篩試劑的情況頻傳。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6/3)呼籲,非65歲以上等高風險族群,若有疑似新冠感染症狀,無需先自行快篩,請直接就醫,減少家用快篩搶購潮。

 

就診人次成長速度減半 端午防疫宣導初見成效

羅一鈞表示,儘管新冠疫情仍在上升,但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從前一周的4萬多增加至6萬多,成長幅度由113%降至49%,顯示增幅有減緩的趨勢,不過單周就診達6.3萬人次、重症個案新增132例,都創下今年新高。同時端午3天連假,國內出遊人潮擁擠,下周仍需審慎觀察就診人次減緩是否為連假效應所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以為疫情過沒打疫苗 80歲翁咳嗽3天變新冠心肌炎!新冠特別門診、中醫清冠一號掃碼找診所

 

本周就診人次是關鍵 

羅一鈞指出,新冠疫情是否爆發的關鍵,在於本周的就診人次是否會快速上升。他強調,此時最關鍵的觀察點,便是「連假結束後這一周,若就診人次持續維持在11至12萬人次左右,或出現進一步下滑,就代表疫情有初步趨緩的跡象」。

 

根據先前的預估,疫情高峰可能落在6月底到7月初,單周就診人次可能超過20萬。整個流行期可能持續到8、9月左右,確診就診人次可能達171萬人。

看更多:新冠喉嚨痛吃什麼最有效?16種舒緩食物+禁忌食物一次看

 

疫苗接種率提升、落實防疫措施 有助緩解疫情

另外,觀察到上周新冠疫苗接種率增加7成,羅一鈞表示,民眾也普遍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因此預估疫情不會爆發得更高。

 

打疫苗處置費不夠用?疾管署爭取

針對新冠疫苗接種情況良好,疾管署本周將再配送13萬劑疫苗至各縣市,並呼籲民眾踴躍接種。羅一鈞也提到,醫界反映現行的疫苗接種處置費100元不敷行政成本,不利推動,疾管署已積極向行政院爭取額外經費挹注,希望能儘速調升處置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新冠高峰期正逢暑假出遊潮 搭機防疫4絕招避免被傳染

 

有疑似新冠症狀直接就醫,不用快篩了!

雖然目前電視廣告中仍在推廣新冠「要篩不要猜」,不過有鑑於目前國內民眾對快篩試劑的搶購潮亂象,羅一鈞說,日前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和醫界開會後建議,未來有疑似新冠症狀無需快篩、請直接至基層診所就醫,由醫師評估決定檢查項目!同時呼籲民眾不要湧向急診,以免增加急診壓力。

 

疾管署呼籲,非重症風險群疑似感染請直接就診不要先快篩了!

 

他說明,快篩試劑適用於高風險族群的居家自我監測,若非此類對象,過度搶購反而占用寶貴資源,容易讓真正需要的長者、慢性病患者買不到。

 

疾管署將持續與地方衛生局合作,監控各地醫療院所與藥局快篩庫存,並適時調度,務求不讓基層醫療因缺乏檢測物資而陷入困境。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至於年長、孕產婦或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若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及早診斷與用藥有助降低後續重症及死亡風險。建議先快篩或就醫由醫師執行醫用快篩確診。羅一鈞強調,預防措施如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等,是避免染疫造成健康影響的不二法門。

 

育嬰期嬰兒重症個案:防疫不能忽略小朋友

防疫醫師林詠青也提醒,上周新增一例5個多月大女嬰的兒童重症個案,該名女嬰雖未到6個月大以上的新冠疫苗接種年齡,但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食慾下降等症狀,診所治療無效後隔天轉至急診。

 

經胸部X光顯示女嬰肺部已出現明顯浸潤性炎症,當天快篩陽性,進一步PCR測出高病毒量。該女嬰因年齡太小,已收住加護病房接受氧氣支持與對症治療,經治療近一周後已轉到普通病房,生命跡象逐漸穩定,但仍需持續觀察並防範併發症。

 

林詠青以此個案呼籲,若家中有未滿6個月的嬰兒,家中應落實居家防疫措施,避免嬰兒與有呼吸道症狀的家人同處一室,並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症狀應戴口罩,前往人多或通風不良場所亦應配戴口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若父母或其他幼兒已滿6個月且符合接種條件,應尚未接種或符合第二劑資格者,應把握機會儘速施打,以降低感染或重症、死亡風險。

看更多:中醫博士大推1物防新冠肺炎!防感冒、邪氣感染 清熱解毒、增抵抗力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疾病管制署提供
◎ 諮詢專家/羅一鈞副署長.林詠青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