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逆流反胃老是來?咖啡和這類食物一起吃 恐致胃酸狂飆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胸口灼熱、喉嚨卡卡,甚至在半夜被胃酸嗆醒,這些表面上看似小毛病的症狀,很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的警訊。台灣有高達1/5的人飽受胃食道逆流困擾,若長期忽視,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每5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 症狀別輕忽
胃食道逆流指的是胃裡的內容物,如胃酸或未消化的食物,異常地逆流至食道,引發灼熱、悶脹等不適,嚴重時會造成食道發炎、潰瘍,甚至提高罹患巴瑞特食道或食道癌的風險。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名宗指出,台灣約有20%民眾出現相關症狀,且有上升趨勢,若未及早診治,後果不容小覷;目前臨床上可透過胃鏡檢查,確認食道有無發炎及病變情況。
生活中許多習慣,常在不知不覺中加劇胃食道逆流,尤其是飲食選擇,便是關鍵因素之一。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提到,咖啡對消化道影響甚鉅,不僅刺激胃酸分泌,還會讓食道與胃之間的肌肉閥門「賁門」變得鬆弛,增加胃酸逆流機會。因此,若已有胃炎、胃潰瘍或逆流症狀,過量攝取咖啡會使情況更惡化。
看更多:喝咖啡胃食道逆流?專家:淺烘焙會發酸 這時間喝最讚 加1種奶比牛奶好
逆流患者警惕:這些飲食組合可能讓症狀惡化
不只咖啡本身,若與其他食物同時攝取,也可能加重腸胃負擔。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鄧堯州指出,咖啡偏酸性,pH值約在5左右,若與同樣偏酸的柑橘類食物如柳橙汁、檸檬同時食用,會進一步刺激胃酸分泌。此外,咖啡也不宜與藥物併用,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增加副作用風險。
「很多人習慣飯後來一杯咖啡,其實對腸胃是個負擔,尤其當胃已經處於飽脹狀態。」彰化秀傳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偉耀提醒,飯後若已經吃得很飽,或有胃脹情況,最好避免喝咖啡,以免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加重逆流症狀。
除了咖啡,飲食中高脂肪也是一大隱形殺手。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廖誼青說明,攝取過多脂肪會提升對逆流症狀的敏感度,即使實際逆流量沒有增加,仍可能出現較強烈的不適感。同樣的,油炸、辛辣、巧克力等「誘發性食物」,以及暴飲暴食或高熱量飲食,也都是常見誘因。
看更多:胃酸逆流差點毀了金曲歌王?一直清喉嚨、卡痰、咳不停這樣做能改善
地中海飲食有助改善胃食道逆流
廖誼青進一步建議,日常飲食可朝向「地中海飲食」模式,減少飽和脂肪攝取,不僅有助逆流症狀的改善,對心血管健康也有益。此外,餐後到就寢間隔過短,是另一個常被忽略的風險因子。研究顯示,睡前進食時間過晚,會使胃內食物未能完全消化排空,增加逆流機率。建議晚餐應於就寢前至少4小時完成。
看更多:腸胃不好又想喝咖啡?醫揭5個「胃友好喝法」 1情況不要喝咖啡
咖啡與油炸食物一起吃 小心膽固醇失衡
另外,胃食道逆流不只是胃酸分泌過多這麼單純。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翁立翰說明,腹內壓過高、胃蠕動功能異常等,都可能使胃內物質積存、逆流機會提高。因此,調整飲食之外,也需注意腹部壓力,例如避免過緊衣物、久坐不動或劇烈彎腰動作。
高雄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宗穎補充,酸、甜、辣食物也會刺激胃酸分泌,進一步提高逆流風險。李偉強也提到,咖啡與高鹽食物並用,更可能對血壓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影響鈣質吸收,對整體健康皆不利。鄧堯州也提醒,咖啡還可能影響血脂代謝,升高低密度膽固醇(LDL),抑制高密度膽固醇(HDL),尤其不建議與油炸食物一起食用。
醫師強調,胃食道逆流雖常見,但並非小病,其症狀有時與其他消化道疾病重疊,如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若嘗試飲食調整與藥物治療後,仍未見改善,應儘早就醫,接受詳細檢查,確認病因,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