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尿急!一不小心就尿出來 「這症頭」免手術也能改善

戎華儀 整理 2025/06/05 18:4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一名40多歲男子經常尿急、頻尿,半夜經常起床上廁所,症狀嚴重到還沒走到廁所就尿出來,就醫後被診斷有重度膀胱過動症。泌尿科醫師提醒,膀胱過動症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不同的嚴重程度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

 

膀胱過動症 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

振興醫院泌尿部微創手術科主任蔡昇翰表示,這名男子的頻尿嚴重程度,已經到必須在內褲裡塞小毛巾,以免尿濕褲子的程度,最後經由生活型態調整和藥物治療後,終於大幅改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蔡昇翰說,尿急、頻尿、夜尿,是常見的泌尿道症狀,可能的原因包括攝護腺肥大、泌尿道感染和膀胱過動症,所謂的膀胱過動症,可能單獨發生,也可同時有急迫性尿失禁或頻尿和夜尿,盛行率約在11~16%之間,年齡越大盛行率越高,診斷時需要先確認是否有感染、結石、癌症等其他因素造成。

 

評估表分數區分嚴重程度

如果確認沒有其他原因造成膀胱過動症,治療前需要經「膀胱過動症症狀評估表」,讓醫師了解各種症狀的嚴重程度,再依據分數區分嚴重程度,依照輕度、中度、重度,選擇採取適合的治療計畫。

 

▲膀胱過動症症狀評估表。(圖/振興醫院提供)

治療膀胱過動3方向

蔡昇翰指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大致有以下3大類:

  • 生活型態調整與骨盆膀胱訓練:方式包括出門前、睡前少喝水,以免尿急或尿失禁。咖啡因會刺激膀胱收縮,因此要減少攝取。感覺尿急時想辦法轉移注意力,等5~10分鐘再去小便,是膀胱自我訓練的方法。

  • 使用放鬆膀胱、減少膀胱內壁平滑肌收縮的藥物:有口服抗膽鹼、乙型促效劑這2種,需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用藥,萬一使用後出現排尿困難,需要盡快回診,請醫師調整用藥。

  • 侵入性治療:有肉毒桿菌注射、神經調節技術、尿液分流手術、膀胱擴大手術等,需要依個人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採取的治療方式。

 

生活飲食、生理時鐘 都要調整

並非所有重度的膀胱過動症都需要手術治療,蔡昇翰為這名男子安排先採取生活型態調整和骨盆膀胱訓練,就已能見效,生活型態的調整需要避免接觸刺激性食物,適度的運動和減重也有助於減輕症狀;調整生理時鐘也有助於改變排尿習慣;做凱格爾氏運動可以讓骨盆底的肌群收縮,達到避免失禁的功能,訓練方式須由泌尿科衛教人員指導合適的訓練方式。

 

◎ 圖片來源/振興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振興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