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會更熱!極端氣候加劇對高齡者威脅更大 守望相助「這樣做」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極端氣候造成夏天愈來愈熱,對高齡長者的健康與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如何因應,專家提供一些守望相助的策略。
社區運動課 鼓勵長者走出戶外增互動
為了鼓勵長者走出戶外,活動筋骨並促進鄰里互動,隆和里里長沈春華每周舉辦多次運動課,藉此觀察長者的活動狀態,若發現異常就會主動關心。沈春華表示,讓長者多參與活動不僅能學習新知、結交好友,也能轉移生活重心,避免總是待在家中。
里辦公室也善用LINE群組來發揮示警功能。沈春華說,會透過活動或廣播提醒大家加入交流群組,遇有暴雨、冷氣團等狀況,就會在群組裡事先提醒要多喝水、注意保暖,外出記得戴口罩。
看更多:冬天將完全消失?台灣都會區提早熱到發燙 專家:這2種人遇高溫會重創健康
忽冷忽熱誘發心血管疾病
極端氣候忽冷忽熱,對長者健康影響甚鉅。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林謂文醫師指出,最擔心的就是溫差對老人家的影響。年長或有慢性病的族群,體溫調控能力較差。天熱時,血管會因熱擴張,血流變緩,若再加上脫水,血液變濃稠,更易產生血栓,一旦血栓堵住血管,就會造成栓塞,腦部就是腦梗塞,心臟就是心肌梗塞。
國衛院一項橫跨20年、約110萬例初次中風個案的研究發現,若兩天內氣溫劇烈變化,會大幅增加不同類型中風風險。例如2日內氣溫驟升逾6度,缺血性中風風險就會提高超過2倍。林謂文提醒,尤其獨居長者,天熱時仍要注意室溫,不開冷氣可開電扇或開窗通風,避免悶熱導致大量排汗及脫水。
看更多:夏天愈熱冬天愈不冷 極端氣候還能壞到什麼程度?專家曝防範策略很難抓
里辦發出即時示警 協助獨居長者避凶
弘道基金會公共事務組長劉容谷表示,若長輩家庭系統薄弱或獨居,不常上網、使用手機,如何及時獲得示警訊息就很重要。教導他們使用3C產品,才能在面對示警時,與一般民眾一樣即時掌握資訊。
打造韌性生活環境提升長者防災能力
劉容谷指出,最好在平時就為長者打造出更有韌性的生活環境。災害預警除了簡訊,若結合語音廣播、親民的圖像化,或許能讓高齡者更易理解風險資訊。住宅環境也要留意,在颱風季來臨前,屋頂漏水等修繕問題。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災害預防制度能否超前佈署,為長者建立起保護網,值得大家深思。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