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只傷肝!最新研究:心肌梗塞風險飆46%

有脂肪肝的人通常會被提醒要注意肥胖和三高,國內醫學領域跨校院學者專家共同研究,首度量化計算出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發現脂肪肝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46%以上,只要有效預防和控制脂肪肝,就可減少12%心肌梗塞發生率。
是國人肝硬化、肝癌主因
以前的電視廣告說,「肝不好,人生是黑白」,以往大家對肝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B型肝炎和C型肝炎,若不治療可能演變成肝癌。參與這項研究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李美璇指出,在政府推行全面施打B肝疫苗政策後,B肝、C肝等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癌已經逐漸減少,脂肪肝取而代之成為國人肝硬化和罹患肝癌的主要原因。
看更多: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李美璇進一步強調,高血壓、胰島素阻抗、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險因子,與肝臟密切相關,是人體的代謝樞紐,因此脂肪肝更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系統性疾病,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約3成,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並且因為缺乏明顯症狀而容易被輕忽。
這項研究追蹤了1997~2013年間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人的健康檢查資料,發現有脂肪肝的人罹患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脂肪肝的人高了近3成,其中以心肌梗塞風險增加46%最多。
預防和控制脂肪肝 可減少12%心肌梗塞發生率
研究團隊再以人口歸因風險評估,如果有效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約可減少12%心肌梗塞發生率和8%整體心血管疾病事件。李美璇指出,這項結果顯示脂肪肝不僅是肝病風險指標,更是心血管風險的重要因子,只要越早發現脂肪肝,並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就有機會加以逆轉,因此早期篩檢和預防,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重要步驟。
這項大型研究成果獲得國科會經費支持,參與的學者專家分別來自陽明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奇美醫院、台中榮總、中興大學,今年6月發表在歐洲肝臟學會的期刊《JHEP Reports》發表大型研究成果,是同類型研究中樣本數最大、追蹤最長的研究之一,有助於填補過去醫學界研究亞洲地區心血管疾病關聯風險所缺乏的證據。
看更多:小時候肥胖不是可愛!醫示警:「超過7成」加速肝臟病變、癌症、死亡風險
◎ 圖片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 資料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